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学习强国首发|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滞后,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

[ 作者:《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3)》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23-11-15 录入:曹倩 ]

2023年11月11日,湖南师范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了《乡村振兴蓝皮书:湖南乡村振兴报告(2023)》。

蓝皮书指出,湖南省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滞后,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重中之重。发展乡村产业最有利的基础条件是乡村拥有丰富多样的特色资源。近年来,湖南紧扣自身乡村特色资源优势,持续挖掘、利用乡土资源发展特色产业,推动特色产业不断壮大。但是,也存在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滞后、产业链条延伸不足、要素激活不充分等问题,制约产业可持续发展。

1.特色产业发展规划相对滞后

近年来,湖南印发了《关于持续推进“六大强农”行动促进乡村产业兴旺的实施意见》《湖南省“十四五”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关于锚定建设农业强省目标扎实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对培育发展农业特色产业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但由于各市、县(市)、乡镇、村情况不一样,其优势、劣势、机遇、风险存在差异,乡村产业的发展模式必然不同,需要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制定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专门政策措施以及实施细则。

调研发现,湖南各地的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规划还比较滞后,部分乡村特色产业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发展路径、政策措施等不明确,甚至有部分地区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及方案同质化严重,在对市场的把握上存在较大的滞后性,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多元化需求。一方面,受地理条件类似、特色资源相近影响,加上受基层干部群众知识、视野等内外部因素制约,产业规划时没能及时充分掌握市场信息,没能结合市场需求,导致产业发展思路老旧、产业层次低、产品加工技术手段落后、产品附加值较低等。以近年来湘西、湘南地区推进的乡村旅游产业为例,一些企业在没有科学规划、总体规划的前提下就开始开发乡村旅游景点,内容基本以花海、采摘大棚、稻田画、农家乐、钓鱼为主,观光、体验停留在初级层面,不能体现一个地方的特色农业和文化,没有挖掘独特的文化内涵,也难以对消费者产生长期吸引力。另一方面,部分乡村的特色产业建设急于求成,产业规划盲目跟风,甚至是“一窝蜂”。本应以产业振兴激活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但部分地方政府把发展特色产业作为任务,不尊重发展规律,单纯地为了发展产业而发展产业,对其他地方探索的市场利润高、效果好的产业发展案例照抄照搬,既不结合自身特色,也不进行创新升级,出现不少低水平重复性的建设,从而形成恶性竞争,使得产业难以长效发展。比如一些地方重复发展茶叶、黄桃、羊肚菌、黑山羊等产业,往往在品质、加工、名称、外包装设计上也存在雷同问题,导致品牌效应弱化、恶性竞争加剧,阻碍了特色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2.特色产业链条延伸不足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模式,以拓展二三产业为重点,不断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开发特色化、多样化产品,提升乡村特色产业的附加值,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近年来,湖南省不少地区已经发展并形成了一些乡村特色产业,将现代生产要素和乡村特色优势资源有机结合,持续延伸产业链,但是从总体上看,湖南的农业特色产业链发展水平相对不高,产业链相对简单,发展布局不平衡,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不足。

产业链条相对较短且以前端初加工为主。近年来,各地依托特色资源禀赋,积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但总体上产业链条延伸不足,初加工占据主体,休闲农业、文化体验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依然欠缺。以农产品加工为例,总体还是加工转化率、产品溢价率、产业融合度较低,不少农副产品只经过简单包装等即进入市场,甚至以半成品形式售卖,附加值不高。数据显示,湖南省当前农产品加工转化率只有53%,比全国平均水平低12个百分点。精深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率也比较低,湖南省加工副产物综合利用率还不到3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比如多地开发的蜂蜜、茶油、红薯片、芝麻饼等产品,仍然简单以塑料瓶封装,无标签标识,停留在“三无产品”的土特产初级开发阶段。

产业链条的延伸缺乏强有力带动。尽管不少地区已经发展并形成了一些乡村特色产业,且发展势头较好,但经营主体大多数是实力偏弱,总体上缺乏有引领力的龙头企业、合作社,存在经营分散、规模偏小、利润不高、稳定性弱等问题。数据显示,湖南全省5万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中90%是小微企业,缺少领军企业,销售收入过100亿元的仅有8家,没有超大型企业;加工企业中规模最大的唐人神集团(2020年财报营收185亿元),营业收入只有四川省新希望集团的1/12、江西正邦集团的1/6。

特色产业链各个环节之间连接不够紧密,难以形成支撑产业链延伸的合力。种植和养殖是特色产业链的中心环节,长期被孤立地存在于广大农村地区,加工、存储、运输和销售等大量集中在城镇地区。前后端环节连接不够紧密,既导致利润更高的环节远离农村,不利于农民增收致富,也不利于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对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不利。

3.特色产业发展要素激活不够充分

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必须以市场为导向,紧扣本地传统产业和资源优势中的独特优势,使市场需求与本地特色有机结合,形成独特的优势,进而获得市场竞争力。就特色产业发展的资源要素而言,除了传统的“人地钱”等产业发展要素外,还包括科技、信息、特色的产品、特有的地域文化内涵、特殊的自然资源、特别的秘传技能等。近年来,湖南多地深入挖掘本地特色资源,变特色资源为特色产品,变资源优势为市场优势,使乡村特色产业不断强化比较优势,但是部分地区还存在特色产业发展要素激活不够充分,导致宝贵资源“沉睡”的情况。据调研发现,湖南多地乡村反映“人地钱”等要素供给不足的问题,土地资源整合度不够、金融资金支持不足、社会资本进入不顺畅、引进人才以及青年返乡创业较难、科技和经营等各类人才服务乡村产业的激励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等问题,同时也面临着新技术、科学知识、管理知识、高质量信息等创新要素紧缺等困难,导致乡村的稀缺价值资源等要素难以被充分激活,特色产业发展乏力。

蓝皮书封面.png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学习强国)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