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资讯

陕西搭建“互联网+” 助力脱贫好方法

[ 作者:齐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11-29 录入:吴玲香 ]

咸阳淳化县副县长陈长军告诉记者,平台采用贫困户自营与脱贫助理人经营相结合的模式,完全免费开放。选择自营的贫困户,销售收入全部归自己所有。对买不起手机、付不起上网费或不会上网卖东西的贫困户,可以由脱贫助理人帮助上网卖东西,精准帮扶他们脱贫。

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随即,中国各个领域开启了“互联网+”时代。所谓“互联网+”,就是把将线下的商务机会与互联网结合,这就为传统的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渠道,现在传统企业的生意越来越不容易做,成本逐渐增高,而通过互联网+的方法,可以降低营销的成本,开辟新的市场渠道。自从“互联网+”进入到民众生活,为全国人民带来无限惊喜,尤其是在扶贫领域,“互联网+”也在精准扶贫中,起到不可磨灭的作用,大大的加快了脱贫的脚步。

近日,陕西省多个地区的扶贫工作,也通过结合“互联网+”有了大跨越。据了解,陕西咸阳位于八百里秦川腹地,是苹果最佳优生区之一。然而,以往产品销路不畅,每到收获季节,村民总望着挂满果实的苹果树犯愁。4月20日,中行在北京举行“公益中行”精准扶贫平台发布仪式,向社会推出“互联网+公益”扶贫工作模式,“挠头事”正迎刃而解。“公益中行”平台一端连接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另一端连在中行境内员工和客户手机上。消费者在手机上安装平台并实名注册,手指轻轻一点,就能购买贫困群众的农产品,实现精准帮扶、长期帮扶。打开“公益中行”平台,陕西咸阳永寿、长武、旬邑、淳化四县(简称“北四县”)的苹果、香菇、木耳、苞谷面、猕猴桃、小米等特色农产品一应俱全。公益扶贫参与人数、公益捐赠金额、公益消费数目实时更新、一目了然……高效、精准的背后,是一套科学的运作机制。

据统计,“公益中行”平台在线登记注册咸阳北部四县贫困人口近12.4万,上线农产品1200余种,公益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贫困户直接分红600余万元、10万人受益。

“互联网+”让扶贫日渐成效,加快了脱贫攻坚工作的脚步。“互联网+”更是让国人紧跟时代步伐,为“两个一百年”完成每一次的蜕变,更见证了祖国的伟大复兴。笔者呼吁,各行各业的人民,请用心经营“互联网+”,为祖国的发展献力!

(作者单位:四川省江油市含增镇江油市老年病医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