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秸秆还田,听听农民的心里话

[ 作者:神州土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27 录入:19 ]

端午过后即进入夏粮收割时节,各地区现在估计已进入“秸秆禁烧备战状态”:宣传栏、广播、条幅外加走访农户做思想工作。很多省市也相继出台秸秆还田或综合利用的补贴政策,有些地区效果明显,有些地区却屡禁不止,但老百姓有话说。

农民代表一,被杂草愁坏了的李大叔说:我们这儿节节麦,野燕麦都成灾了,打药根本不管用,如果麦收后把秸秆烧了,草种子也就没了!再加上这几年极度干旱,地下水紧缺,粮食价格又低迷,这地也没法种了!

农民代表二,试过“秸秆还田”,具有发言权的张大婶说:秸秆还田后,地表10cm处土壤蓬松,种出来的农作物抓不劳地面,风一吹就倒。

农民代表三,文化人王大哥,用知识和严谨的逻辑提出两点质疑:第一点,不烧秸秆,土地的钾肥含量会越来越少,就得多施化肥,多施就得多买,多买就多提高种地成本,还会加快土地板结。第二点,不烧秸秆,就无法杀灭害虫。来年虫害必将加重。为了灭虫,就得多打农药,势必增加农药污染和残留。

农民代表四,深受虫害影响的的朱大姐表示同意王大哥的分析:秸秆还田提高了地温,保护了越冬害虫,使来年不得不用大量的农药来杀虫保护作物。

农民代表五,实话实说的卓大伯道出自己的烦恼:我们这儿麦子收后要马上种玉子或其他秋作物,地是不用耕的,麦秸杆粉碎还田,还要耕地,增加不少费用。秋天玉米秸杆粉碎还田后,确实增加地的肥力,但有一个缺陷,就是土地变得较松软,来年小麦基本成熟时,遇刮风下雨或刚浇水后刮风的,凡是玉米秸杆还田的地,麦子更容易倒伏,除了影响产量,还不利于收割机作业,很烦人。

这些大叔大婶们说的都是最接地气,最真实的情况。不愿意秸秆还田,总结一下大家伙儿的原因,不是肤浅的没有补贴,而是实实在在存在生产上大问题:1.虫害;2.草害;3.土壤物理结构变松,农作物来年生长易倒伏;4.虫害草害导致化肥农药施用加大;5.种植成本加大。

综上,就目前来看,秸秆还田还存在急需解决的一些问题,希望各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工作人员提供科学合理的研究成果,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同时拓宽秸秆综合利用的途径,让一部分秸秆还田提升耕地地力,一部分出售给秸秆综合利用的相关企业,增加收入。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神州土地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