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整治责任状乱象 给基层减压

[ 作者:简单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22 录入:吴玲香 ]

在5月11日召开的山东省卫生与健康大会上,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谈到转变工作作风时严肃地说,“这些年乡镇、街道、村签的责任书、责任状满天飞,有些完全不符合实际,根本落实不了。签这样的责任书、责任状,实际上是上级在推卸责任。这是对党的事业不负责任,对人民不负责任!”

刘家义举例说,一些地方把高速公路安全管理责任落实到村,与村委会签订责任状。“有位村支书对我说,我们连高速公路都上不去,根本没有执法权,咋去管理呢?大家想一想,签订这样的责任状,不是笑话吗?这是什么作风啊?这不是典型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吗?”(网易新闻  2017年5月18日)

签订责任书是推行目标管理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落实目标任务、厘清各自职责、加压驱动的重要手段,因此每年年初,许多党政机关部门都要和上级主管部门庄重严肃地签订多种多样的目标责任书。长期以来,签订责任书这种方式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调动了党员干部和机关、部门的积极性,推动了具体工作的落实,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

对任何工作来说,最重要的是抓落实,最关键的是讲认真。但如果党政机关把抓落实简单地理解为签订责任书,认为一旦和下级党政负责人签订了责任,就意味着自己狠抓了这项工作,就以为万事大吉,那这样的想法也就很天真。要知道责任状虽好,但如果各类责任状、责任书过多、过滥,也就变了味、变了质,甚至让基层干部像“无头苍蝇”一样,做事抓不住重点,工作没有效率,反而助长了形式主义,不利于责任落实。责任书的签订必须精准,该签订的签订,用不着的就不用签订,一旦签了,就要切实承担起应有的责任。

如何有效治理“责任书满天飞”的乱象,笔者认为,一是要强化党政官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转变其思维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创新推进工作方法,既要强调责任落实,又要不拘泥于责任书、责任状的层层签署,将真正的精力用在抓落实、抓推进、抓考核上。二是要认真研究制定落实责任书的方案、计划、措施,严肃认真地开展具体活动,并对实施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做到严格管理。三是在工作中要注意抓重点、抓方向。既不能一味地将责任往下压,又不能将矛盾和问题往上推,必须做到上下联动、统筹协调,促进责任书落地生效。

希望我们各级党政部门,要以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对待责任书的制定和落实,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发挥好责任书从严从实管党治党、推进工作的积极作用。

(作者地址:成都市锦江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