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消灭蚁贪须防治结合

[ 作者:唐云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9 录入:19 ]

“白宝贵被抓了!”村里人喊着。很快,噼里啪啦,村里响起了鞭炮声。白宝贵是辽宁省北票市上园镇朝阳寺村原党支部书记。2017年2月,北票市纪委根据群众举报线索,在掌握大量证据材料后,依据违纪事实,对白宝贵作出开除党籍处分决定,涉嫌违法问题移交司法机关处理。(人民日报5月17日)

一个基层村干部,在多数人的理解中,或许连一个“官”都不是,权力有限,无足轻重。但对于当地的老百姓而言,村干部的好坏是直接影响着群众生产生活、衣食住行的大事。不怕官,就怕管。“蚁贪”对于基层群众而言,直接的危害尤甚于“老虎”。一连串的鞭炮声,送走的是压着当地群众心头的“雾霾”。

白宝贵是一个典型的地方恶势力代表。在任村主任之前,他曾与人打架斗殴,持器械致他人轻伤,并与社会闲散人员合伙,采取恐吓、威逼、利诱等非法手段霸占村采石场。然而,即便是如此之人,却能利用社会人员帮助其拉票,最终当选村委会主任,实在令人痛心。一些村干部贪腐现象的根源,在于村干部选举过程的不完善,让“害群之马”钻了空子,让基层干部队伍蒙灰。

好在,北票市纪委在群众身边开展了“微腐败”“暗腐败”专项整治行动,深挖基层“蚁贪”,保护了当地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在严肃处理白宝贵的同时,应当认识到“亡羊补牢犹未晚”,堵塞基层干部群体贪腐的漏洞是当务之急。

案件的背后,一方面是村干部选举过程中的拉票贿选问题,另一方面是对村干部滥用权力的监督问题。对于拉票贿选,既要严格用法律法规进行约束,也要通过教育提高基层群众的政治觉悟和权力意识,摆脱广大农村群众的乡土社会、邻里近亲观念。对于村干部权力监督,则要强化农村基层权力制约,建立有效的同级监督制约机制,同时深化村务、党务、财务公开,定期或不定期公开村里的重大问题、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切实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作者单位:四川省平武县人民法院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