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转变思路,发展特色旅游村的核心要义

[ 作者:汤俊旅游规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10 录入:19 ]

新农村建设及城镇化进程,对中国传统村落造成了很大程度的破坏,传统民居建筑也受到毁灭,在目前旅游业,尤其是乡村旅游逐步火热的时代背景下,特色旅游村的建设为中国传统村庄带来希望。特色旅游村不仅注重传承乡土文明,保护乡村文化,更注重乡村产业的持续发展,为乡村注入活力与长远的生命力。

发展特色旅游村,关键在以下三点:

1、明确角色扮演,做好合作共赢

市场主导下的特色旅游村建设,关键词在于“产村一体化”。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政府与企业分别扮演什么角色呢?

政府——退出主角角色,扮演引导者、协调者与监督者。

开发初期:政府应该严格开发与保护的界限,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启发农民市场意识与价值观。

开发过程:协调开发商与原住民的利益关系;配套投资建设基础设施与公共工程。

开发后期:督促开发进度,做好公共设施管护,保持和谐发展态势。

企业——主导者,三大层面。

一是主导土地一级开发;二是主导产业培育和发展,实现产村结合;三是主导环境景观建设。

2、聚焦市场,规划先行

以市场为导向,关注市场的真实需求及游客出游偏好,在此基础上结合村落的内外部资源与发展条件,开始村落的开发建设。

开发建设之初,为避免走弯路、走错路,为能在一个正确方向的指引下开始建设,需要规划先行,顶层设计引领。要站在战略全局和产业发展规律上把握发展方向,要立足于村庄经济效益、社会效应、生态效益协调统一的基础上开发。

一般来讲,需要有一个策划或者概念性规划或者旅游总体规划,来为村子找到合适的发展路径,明确品牌定位、产业定位和发展目标等,同时规划可以用来立项审批,可以申请政府的基础服务设施和公共工程配套。同时,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控制村落的未来产业走向。

3、农旅结合,产村一体

特色旅游村离不开田园,离不开乡村。将农业、农村、农民与休闲旅游结合起来,有利于做到资源共享,效益共享,利于产村融合。农业可以休闲化,农民可以成为旅游接待者,农村可以成为乡土文化、民俗体验的最佳载体。产村一体,最终促进村庄产业链的延伸与融合,从而带动就业,带动村庄的繁荣与复兴。

特色旅游村的发展,是一个持续长远的过程。除上述阐述外,还要注意在此过程中要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注重村庄环境的保护及村庄传统文化的保护,注重各个利益的协调,注重开发建设的时序。用一颗虔诚心,来打造一个乡旅乐园,共建和谐的乡村休闲社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汤俊旅游规划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