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对标杜茂,做扶贫战场好战士

[ 作者:栖寒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5-04 录入:吴玲香 ]

10多天前,年仅29岁的干木鸟村第一书记杜茂,因左肢静脉血栓导致大面积肺栓塞不幸离世,倒在了脱贫攻坚的“战场”上。(4月28日 四川日报)

杜茂,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基层干部,在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公仆心赢得了当地群众的普遍赞誉。龙尔甲乡干木鸟村,是阿坝州马尔康市较为偏远且基础条件极差的一个高山贫困村。2015年9月,杜茂主动申请从马尔康市委宣传部下派到干木鸟村担任第一书记。可这位年仅29岁的杜茂,却因左肢静脉血栓导致大面积肺栓塞不幸离世,倒在了脱贫攻坚的“战场”上,让人无比痛惜。

总所周知,扶贫脱贫工作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事关人民群众向往美好生活愿望的达成。当前,各级党员干部都投身到脱贫攻坚任务中,但是脱贫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要想如期达成目标并非易事。此时,各级党员干部唯有积极对标杜茂,甘当扶贫路上的“孺子牛”,做心系群众的人民公仆、做立志扶贫的脱贫能手,敢于担当、攻坚克难,扶贫脱贫的成效才能逐渐凸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才能如期实现。

杜茂,因为不忍看着父老乡亲生计艰难,因为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执着坚守,杜茂一直怀有帮助村民摆脱贫困的强烈愿望。正是在这种强烈愿望的驱动下,杜茂不怕贫困、不怕艰难,选择离开马尔康市委宣传部,来到干木鸟村,立志做一名带领村民脱贫的村支书。据同事回忆,杜茂时常和同事说:“我们要把村民的事当自家的事,一件一件干踏实。”在干木鸟村一年多时间,杜茂平均每月走访村民10余户次,召开各类会议30余次,收集意见建议120余条,完成通组道路加宽及硬化3公里,通组道路维修5公里,维修干木鸟大桥67米,安装路灯20盏等。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动,让杜茂逐渐成为了村民心中的“亲人”,哪家有什么困难,都爱去找他。

扶贫脱贫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实现群众小康生活的规定动作。党员干部积极参与扶贫脱贫工作既是要求,也是使命。当前,我国扶贫脱贫工作进入了“最后一公里”阶段,面对的工作任务是最难啃的“硬骨头”,要想在2020年之前全部脱掉“穷帽子”,可谓时间紧、任务重。此时作为扶贫脱贫的主力军,党员干部就需要杜茂这种心系群众、敢于担当的为民情怀,只有做到始终把群众生活的冷暖放在心中,才有勇气挑起带领群众脱贫的重担,才有动力想法设法找寻致富道路。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