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陕西洛南县加强对下派到镇(办)挂职干部的日常管理,压实担子、明确任务,跟踪考核工作实绩,确保全县下派挂职干部工作取得实效。(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4月11日)
地方尤其是基层一线是领导干部了解实际、向广大群众学习的好课堂,也是领导干部磨练作风、提高素质的大考场。到基层锻炼总的效果是好的,涌现出一大批受到基层欢迎、经受实践磨炼的好干部。但与此同时,也有部分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基层同志对其却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因此,要想切实增长领导才干、积累实践经验、加快政治成熟,尤须做到唱响“好声音”、画好“同心圆”、发动“新引擎”。
挂职干部要唱响鼓劲实干的“好声音”。“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不经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无法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不经过艰难的考验,无法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的君子。习近平曾多次强调:“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就是到基层学习,领导干部到基层,就应有清晰的认识和准确的定位,心系群众鱼得水,背离群众树断根,下基层,就应真下去、沉下去、融进去,一身土、两脚泥,接地气,只有挂职干部做到鼓劲实干,才能使自己的挂职“挂有所获”。
挂职干部要画好协力奋进的“同心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坚持的路线,是我党工作的“指南针”。挂职干部到基层,不管环境如何,不管条件如何,都应正确定位,摒弃“客人”身份,适应“主人”身份,要沉下心、弯下身,走进群众,了解群众,用慎始敬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团结群众,使自己的挂职“挂而精彩。
挂职干部要发动改革的“新引擎”。“大变有大效,小变有小效”,干部到基层挂职锻炼,是交流学习的一类,既然是交流学习,就不应该只汲取,不分享。挂职干部多数来自于上级部门,学识渊博,见多识广,有想法,有能力,既然在挂职期间将自己视作“主人”,就应责无旁贷的对基层单位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帮助改革基层单位所存在的问题,激发基层活力,促进基层发展,发动基层改革引擎,使自己的挂职“挂有意义”。
挂职干部当挂而真、挂而实,当挂职干部真正做到了自己鼓劲实干,与同事、群众协力奋进,切实帮助解决基层单位问题,挂职干部才能增长领导才干,提升意志品质,提高能力水平,迅速的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大桥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