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守望故土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情怀

[ 作者:韦玄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4-07 录入:吴玲香 ]

为照顾祖母,她回村创业;为让乡亲们增收,她做起微商搞代销;为帮助留守人员,她当起“好家长”……她就是四川省青川县茶坝乡兴龙村二组32岁的党员——李红梅。(人民日报 4月6日)

时下,外出打工创业似乎成为年轻人的“时尚”。一些年轻人宁愿在远方过着看似光鲜,实则“苟且”的生活,也不愿意回到家乡做发家致富的领路人,而李红梅同志却是一个例外。说她傻吧,她带领茶坝村的村民走上了小康之路;说她成功,她却从看似繁华的城市返回故土,当起了不起眼的“村官。”笔者认为,“守望故土”也是党员干部应具有的情怀,为李红梅同志这样的人生选择点赞。

“守望故土”是大众创业的“序曲”。李克强总理在很多场合都强调大众创新,全民创业。作为年轻人特别是年轻的党员干部,能够支援家乡,守望故土,能够将自己所学因地制宜地投入家乡的建设中,不正是一种积极的人生追求吗?诚然,谁都曾渴望轰轰烈烈的成功后荣归故里,但如果能在现实的基础上供养双亲,照顾邻里,奉献家乡岂不更好?毕竟,有很多东西经不起等待,比如父母、比如老人。何必在外创造万里江山,家乡风景也独好。我想,李红梅的选择是一种真情,更是一种理性的回归,她所带领村民的致富技术就是一个明证。

“守望家乡”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酒是故乡醇”,故乡的一花一草、一土一木自古以来都是文人骚客歌颂的对象,能够在繁华中守住寂寞的情怀更难能可贵。家乡的自然资源,现实环境都是耳濡目染自己所熟悉的。党员干部读书、学习、成才无疑都是为人民服务,建设家乡,报效祖国。一些年轻人觉得家乡这里不好,那里不好,其实是“忘本”的表现。“守望家乡”并不可耻,而是一种高尚的精神追求。

“守望故土”也是党员干部应有的一种情怀和担当。“一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富。李红梅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和关心着身边的每一个人。”茶坝乡党委书记王露这样评价她。比起那些树立着宏伟目标,抱着浮躁心态要大红大紫的年轻人,李红梅也许进不了他们的“势利眼”。但作为党员干部,她却是成功的范例。在2016年县乡换届中,她又被群众推选为青川县第十八届人大代表……

“守望故土”是年轻干部应有的情怀。期待更多的像李红梅这样的年轻人,能够以审慎地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选择。无论是居庙堂之高,还是处江湖之远,能够有担当有情怀学以致用就是成功的人生。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合江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