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农业正在酝酿“千年变局”,传统生产方式向绿色高效模式转变,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农村变革正在春天里打苞。农业部主要负责同志表示,要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结构调整为重点,着力培育新动能、打造新业态、扶持新主体、拓宽新渠道,加快推进农业转型升级。(人民网 2017年3月23日)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一直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在其不断发展的同时,结构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特别是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不足。所以,为了让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更好,就要从制度、市场和科技三个方面入手,从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制度保障。在以优化供给、提质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的同时,制度的建立是其实现的前提。目前,应建好农业补贴机制以及驻好监管体制的篱笆。将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农业“撤退”下来,按补贴机制切实落实好补贴工作,努力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同时,也要做好相应的监管工作。根据监管体制对农业发展严格监管,发现一处,查处一处,让农业更快更好向绿色农业发展。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调整市场。市场作为农产品销售的主要出口,它的需求对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通过市场的不断调整来规范、扩大市场需求,加快农业市场的发展,从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那如何来调整市场?笔者认为,主要从绿色农业发力。一些地方的经验表明,培育品牌、为产品贴上绿色标签是可行路径。通过绿色农业的发展,增加优质绿色农产品供给,从而实现农业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科技创新。正如农业部主要负责同志表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现在我们所追求的绿色农业,本质上是以现代科技为支撑的集约农业。笔者认为,现在要重点实现科技创新。通过不断创新农业的技术模式,让节水、节肥、节药等绿色技术广泛实施,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制度、市场和科技作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抓手,这三者之间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仅需要制度作为保障,也需要市场作为平台,更需要科技作为支撑。
作者单位:北川羌族自治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