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加大对扶贫资金‘雁过拔毛’的整治力度,为坚定不移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湖南省纪委副书记、省监察厅厅长、省预防腐败局局长许显辉13日在该省贫困县纪委书记座谈会上说。(中新网3月15日)
“雁过拔毛”单就字面理解,其大意为大雁飞过时也能拔下毛来,形容武艺高超。后比喻人爱占便宜,见有好处就要乘机捞一把。而“雁过拔毛”式腐败,主要指少数基层干部在资金分配、审批审核环节以及管理基层事务的过程中,滥用职权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腐败行为。特别是对上级拨付的专项惠民资金,利用在资金拨付、审核批准、经手管理、验收项目、信息灵通等方面的职务便利,以贪污、挪用、截留、索取好处等方式,捞取非法利益,数额不大,危害不小。长此以往,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势必损害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割裂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诚然,扶贫资金本是困难群众的“救命钱”,但在一些地方却变成了少数基层干部眼里的“唐僧肉”。就以湖南省于2016年3月全面部署启动至12月底,专项整治“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所取得的成绩来看,该省共受理“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线索举报10049件,立案调查5675件,处理7951人,追缴资金3.68亿元,清退资金7025.06万元。或许,腐败的过中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让监督者防不胜防。如无中生有骗取、欺上瞒下冒领、层层盘剥克扣、内外勾结贪占、独断专行任性、巧立名目索取、优亲厚友偏袒、借用民俗敛财、推诿扯皮刁难等等如是。但究其一点,与资金在政策、分配、执行上不公开、不透明,监督不到位不无关系。
事后追责,诚然必需,但事先的防范,总好过亡羊补牢。具体来说,这就需要找到“大雁”缘何被轻易拔掉毛症结所在。其实,无论是虚假冒领;还是利用职务便利,克扣截留款物;还是职能部门与资金使用单位之间、国家工作人员与申请人之间、村委会成员之间共同贪污侵占;抑或是打政策的“擦边球”,在民政救济、移民搬迁、危旧房改造中,违规为亲友谋取政策性补贴或优惠待遇。不外乎是乡村干部法律意识淡薄,认为领取的是国家的钱,没有损害其他人利益,有一种不领白不领的错误观念;不外乎监管体制不健全,惠农政策政出多门,各部门形成相对封闭的运行系统,相互通气、配合不够;不外乎制度设计存在漏洞,有的流程设计存在漏洞,导致钻政策空子套取涉农资金的案件多发;不外乎政策宣传不深入,受益农户更无法知晓政策文件的具体内容所致。
治标需治本。抓早抓小,把纪律挺在前面,用制度和创新监督方式,方能从根本上解决基层“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如建立“互联网+监督”平台;进一步重视村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加强责任追究,倒逼基层党委、纪委和有关职能部门把该扛的责任扛起来,该落实的责任落实到位;改革创新基层纪检体制机制,为基层纪委查办“雁过拔毛”式腐败提供组织保证;深化行政审批制度,健全财政管理体制,完善监督制约,增加监督透明度,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从组织建设、教育培训、文化培育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打牢根基,注重固本培元。或许如此才能保全“大雁”羽毛。
脱贫攻坚事关民生工程和民心工程,容不得半点瑕疵。相信,只要各级监督部门,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把坚决铲除侵害群众利益的尖刀出鞘,把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就能不断厚植党执政的政治基础,清除腐败毒瘤,为“大雁”穿上制度的盔甲。
作者单位: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