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今年是“十三五”计划承上启下的一年,“精准扶贫”作为“十三五”计划的重要任务,攻克此难关不仅对于国家健康快速有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更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一刻也马虎不得。基于此,国家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与精力在扶贫领域上,目的就是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脱贫的总目标。
就像一个人到达一个高度后,会发现越往上走就越困难,正所谓“行百里者半九十”,一百的路程,你走到了九十也只能算是才开始一半而已。脱贫攻坚路一样,我们欣喜地看到一个个贫困地区的脱贫摘帽,我们欣慰地看着一个个挣扎在贫困下的民众拔掉穷根,靠国家和自己的力量提升生活,展露笑颜,但依然还有不少群众脱不了贫,就连简单的“两不愁,三保障,四个好”这样的标准也称为难以企及的高度,我们不得不承认,脱贫攻坚现在到了“最难啃”的时候,又正所谓“任重而道远”,广大干部就得有“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用“绣花”作比喻,生动诠释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重点和难点。越往后脱贫难度越大,因为剩下的大都是条件较差、基础较弱、贫困程度较深的地区和群众,不容任何马虎与懈怠,就得迎难而上,主动作为。“只要功夫深,铁棒也能磨成绣花针”,脱贫攻坚战任重而道远,绝非一时即可完成,需要国家各项政策、资金、项目等多方位支撑,需要靠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才可完成。在这时间紧、任务重的大前提下,不少问题也涌现出来,弄虚作假、“数字化脱贫”、募捐式扶贫、“拆东墙补西墙式”扶贫等层出不穷,我们可以理解各地各部门时间紧、任务重的压力感,但实打实地落实才是硬道理。循规守法,结合中央要求和地方实际制定方案,这是做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基本前提,也是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地方政府应有的责任与担当。还要通过考核制度和监督制度促使扶贫干部端正作风,确保精准扶贫政策落地生根。我们的干部要时刻问自己:什么是扶贫?为什么要扶贫?如何扶贫?这几个问题,对扶贫工作中的弄虚作假和形式主义坚决说不!要坚定“行百里者半九十”的信念实打实地精准识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思慎为,作为一名国家干部,你的所作所为,真的很重要!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漩坪乡)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