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如何用好扶贫资金这把钥匙

[ 作者:杨国华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01 录入:吴玲香 ]

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欧青平今日表示,今年要实现再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任务,将采取多方面措施推进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其中包括完善机制,提升扶贫工作质量,始终保持扶贫资金严管严查的态势,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中国新闻网  2017224日)

据有关数据表示,现在全国的贫困人口大概还有4000多万,这是一个人口数据。对于扶贫资金来说,还需要乘以数百倍甚至千倍、万倍。可想,这是怎样一个庞大的数据。然而,要让群众真正从脱贫攻坚战中得到实惠,脱贫致富,就需要用好扶贫资金这把钥匙。笔者以为,党员干部只有做到以下三防才能防微杜渐,让扶贫工作事半功倍。

一是作风上防俗话说,制度是人制定出来的,制度执行的好坏,人是第一因素。扶贫政策制定完善,上级部门拨付的扶贫资金也及时到位。然而,执行者却作风漂浮,对扶贫工作态度不严谨,对扶贫工作中牵涉的人际关系把握不准,接受了吃喝宴请,让贫困的人丧失得到帮扶的机会,这种打击是致命的。所以,作风扎实,对扶贫资金把好关,看好门,至关重要。

二是工作上防据报道20151230日,雄鲁么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正式开工,54户彝族民众即将搬进新居。可以说,脱贫工作一天一个样。但是这并不是说扶贫工作可以放松了。相对于前期的工作,后续的推进工作显得更紧迫,仍然是艰巨的、辛苦的。所以,还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头悬梁锥刺股,用常抓不懈的恒心、久久为功的决心、绵绵用力的韧劲扎实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三是生活上防清代学者赵翼曾说,贿随权集。意思就是贿赂总是围绕权力。在这个物质高速发展的社会,权力集中,必然引来各种各样的诱惑,或是金钱、或是物质、或是美色。若是对任何一种缺乏防疫,都会导致悲惨结局。党员干部只有生活上慎独、善思,才能产生抗体,从而真正做到用之于民,完成共同富裕奔小康的宏愿。

一言以蔽之。要想赢得脱贫攻坚战,就要用好扶贫资金这把钥匙,让扶贫工作不留死角、不留盲区、不留遗憾,也不落下任何一户。让扶贫工作处处开花,处处留香。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