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五年修不通扶贫路”直瞄农村短板

[ 作者:田小典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3-01 录入:吴玲香 ]

在国家级贫困县湖南省保靖县,有一条全长63公里,途经6个乡镇10多个行政村,建成后5万多群众将从中受益的“扶贫路”,从“十一五”期间立项、“十二五”期间动工,到“十三五”仍未完工。(226 中国网)

仅仅63公里的路,可以惠及5万多群众,然而,电视上看到的却是一片凌乱,没有一马平川,只有大块的石头错落摆放,黄色的土地仿佛在向世人昭示着这是农村贫困地区。然而,一条路没有修通,不能仅仅将板子打到当地基层干部身上。对于乡村干部而言,他们和当地老百姓一样,工作生活在此,与老百姓有共同的诉求,那就是让农村的道路畅通,让农村的资源转化成产业,让农村真正富起来。相信湖南保靖县6个乡镇的干部们是真正为这条路尽力了的,不然,也不会花费大量功夫进行项目立项。然而,路修不通,最重要的还是缺钱。

脱贫攻坚,就是要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能够尽快地富起来,怎么让其富裕?不是过年送点米面油,生病了去慰问下就是扶贫,要实现真正的扶贫,更应该是让农村充满发展的希望,让农村有发展前途。

对于农村来讲,五年未修通的路又何止湖南省保靖县这一条路?当城里人已经对平坦的道路见怪不怪后,往往看到一条路上因为重车经过而凹凸不平,便会即刻进行抱怨,打市长热线,向区长信箱进行投诉,随即便会有施工队把道路修补好。然而,在大多数农村地区,想要坑坑洼洼却还不得的情况并不鲜见,因为农村土路就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笔者亲眼见证过某西部县因当地发展泡菜产业,让老百姓可以通过种植萝卜而获得收成,老百姓便热情高涨地全身心地投入到萝卜种植中了。然而,最后收成的时候,却傻了眼,企业要收货,车辆却进不来,连绵的雨水让人在土路上行走都困难,何谈载重的货运汽车呢?老百姓只能唉声叹气。

说一千道一万,“五年修不通扶贫路”暴露出农村之殇,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是最大的落后。这也是很多进城务工人员到城里打工后,历尽千辛万苦,千难万难都想在城里扎根的重要原因。如果农村基础设施建不好,何谈产业致富?如果农村留不住人,何谈发展希望?如果农村短板没有补齐,何谈全面小康?

农民是最朴素的一群人,他们的要求极其简单:修通路,快致富。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只是一句口号,更是一个行动指南。各级党委政府只有真正将“眼光朝下”,看到农村的短板和差距,让农村也能从社会财富中“分一杯羹”,才能让农村跟上时代发展步伐,让广大贫困地区的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作者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