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现在一些农村地区流行“天价彩礼”,不少农民为了娶媳妇而负债累累,甚至重新返贫。很多农村青年哀叹“娶不起媳妇”“结不起婚”。为此,河南等地政府出台“指导标准”,规定彩礼总数不准超过6万元。但社会舆论对政府为红白喜事划定价格标准,产生了不小的争议。(人民网 2月23日)
彩礼,是中国几千年来的一种婚嫁风俗。送彩礼之后,也就意味着婚约正式缔结,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彩礼作为一种礼节本无可厚非,但随着经济发展、时代变迁,中国人的婚嫁彩礼不断趋高,彩礼多少也从以往的量力而行变成随行就市的硬门槛,尤其是在农村一些贫困地区,许多家庭不堪其重,本就不富裕的农村家庭因为天价彩礼而雪上加霜。
造成如今“天价彩礼”之风盛行的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莫过于法律素质底下导致的攀比心理的作祟。很多人认为彩礼要得越多,女方就越显“珍贵”;如果要得少了,就显得丢面子,很“低贱”。男方为了让自己家能够娶到更好的媳妇,也宁愿“打肿脸充胖子”,拿出更多的彩礼。
从法律上来说,“天价彩礼”是变相违反《婚姻法》的规定的。《婚姻法》明文规定,男女平等、婚姻关系不能买卖。也即是说,第一是不管送不送彩礼、送多少彩礼,都不能成为一对男女能否完结法定夫妻手续的判断参照;第二是送不送彩礼、送多少彩礼,男女双方都得出于自愿而不能强求;第三是无论男女双方当事人是否收取了“天价彩礼”、或者是否强求收取彩礼,第三方民众都有权利予以监督甚至举报,进而国家职能部门依法予以调查核实或处置。
破除“天价彩礼”,需要政府大力补上乡风文明的短板。乡村之美美在青山绿水,更美在乡风文明,现在一些农村的乡村经济上去了,农民生活富裕了,但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现象仍然没有改观,导致彩礼攀比之风盛行。与此同时,也需要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党员领导干部应带头严格执行《关于禁止党和国家公职人员大操大办婚丧喜庆事宜的暂行规定》等相关规定,用实际行动倡导节俭之风,带动民风转变。当然,还需要严格逗硬处罚。对于严重违反地方相关法规政策的“天价彩礼”,要依法依规从严从重处罚,刹住不良之风。
破除“天价彩礼”,任重而道远,这也是很多地方政府不得不管的一件大事,只有标本兼治、多管齐下,才能逐渐破除“天价彩礼”之风。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坝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