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脱贫攻坚应当横下一条心

[ 作者:哲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20 录入:19 ]

“扶贫小额贷款解决了资金,驻村农技员指导技术,去年靠养鸭子脱了贫。”这个正月,四川省广元市利州区荣山镇中口村贫困户李文刚一家过得格外开心。2016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首战之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以上等任务圆满完成,脱贫攻坚首战全面告捷。2017年我国将确保再减少农村贫困人口1000万人以上。(人民网 2月17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扶贫开发道路,我国7亿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成为“中国奇迹”最为精彩的篇章。但也应看到,越往后,扶贫难度越大,任务越艰巨。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背后,是各类难题交织而成的“问题视野”。从大凉山区“1年最多吃3次肉”的极贫角落,到石漠化地区“跑水、跑土、跑肥”的贫瘠土地,再到大山深处孩子“输在人生起跑线上”的现实无奈,无不迫切告诉我们,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到了决战决胜的关键时刻。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之际,我国扶贫投入力度空前。中央和省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首次突破1000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扶贫资金667亿元,同比增长43.4%;省级财政超过4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各类金融机构加大扶贫支持力度,其中累计发放扶贫小额贷款2772亿元,2016年新发放1645亿元,支持了766万贫困户。

数据的背后,鼓舞的是人心,传导的是压力,增添的是动力,充分展示了党中央、国务院“横下一条心”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横下一条心”,找准病根、对症下药才是成功之道。要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有深刻认识,因户施策、因人施策,既要防止“拖延病”,又要防止“急躁症”,在提高脱贫攻坚成效上见真章。这需要各级部门在精准施策上出实招、在精准推进上下实功、在精准落地上见实效,用好的体制机制,与时俱进创新扶贫方式,引导资金、土地、人才、技术、管理等各种要素向贫困地区聚集,形成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全面小康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小康”,这是一言九鼎的承诺书,也是没有退路的攻坚战。心怀“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苦入山林”的责任感,“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苦干实干、久久为功,我们一定能打赢脱贫攻坚战,让全面小康的幸福阳光普照亿万中国人!

作者地址:四川省江油市小溪坝镇小溪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