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发文,要求各地各部门集中精力抓落实,做好一季度工作。为确保各级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谋发展、抓落实,特别要求进一步精简文件简报、精简会议;未经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不得通知市(州)党委书记、市(州)长参加会议。(2月7日,四川在线)。
2017年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严峻的形势对扶贫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在四川省委确定的“八个抓落实”中,脱贫攻坚是全省的“头等大事”,扎实抓好脱贫攻坚,是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法宝”。
抓好“脱贫攻坚”,关键在“出手快”。“贫困”是全省民生最大的短板,其中也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贫困地区区域资源优势、生态优势、环境潜能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动力,后发势头和劲头更足;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盼脱贫、谋发展意愿更强烈,内生动力和活力不断激发。四川省审时度势,迅速制定一系列“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各级党员干部面对扶贫,“撸起袖子”真刀真枪去干,“甩开膀子”一件一件去抓,不等不拖,加快推进。“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使命坚决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退出、贫困县全部摘帽。
抓好“脱贫攻坚”,关键在“态度狠”。扶贫工作任重道远,不可一蹴而就。全省各级党员干部面对脱贫攻坚,要秉承“只争朝夕、真抓实干”的狠落实精神,坚定信心不畏难,坚决贯彻落实省委关于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苦干、实干、抓紧干。而对那些觊觎扶贫资金的“蛀虫”更是要“狠”,严查严处在扶贫资金上“动手脚”的行为。党员干部要时刻绷紧心中那条扶贫“高压线”,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狠劲将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抓好“脱贫攻坚”,关键在“办法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实现脱贫攻坚如期摘帽各项重点工作,切忌喊口号,制定好高骛远的目标。要在精准上下功夫,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对致贫原因精准“对症下药”,找准“穷根”,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力措施,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精准滴灌,扶到点上、扶到根上,解决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真正做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轻轻松松一冲锋就能解决的,面对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党员干部要“咬定扶贫不放松”,立下愚公移山志,定教四川换新颜!
作者地址:成都市青白江区政府北路198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