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强化监督检查 扶贫必须先正己

[ 作者:康力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2-08 录入:18 ]

人民网2017年2月6日电  贪腐黑手伸向扶贫“救命钱” 基层干部成“重灾区”,截留侵吞住房困难户危房改造扶持资金、冒用贫困户签名套取扶贫专项资金、挪用扶贫资金还个人房贷……随着我国扶贫开发进入攻坚阶段,中央和地方政府扶贫资金投入不断增加,一些贪腐“黑手”伸向了贫困户的“救命钱”“活命钱”。

2016年2月,最高检和国务院扶贫办召开会议,在全国部署开展为期5年的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工作。近年来,国家大力实施扶贫工程,基层群众切实享受到了国家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增强所带来的“红利”。可部分扶贫干部却把这些扶贫项目、扶贫资金当成了“香饽饽”“唐僧肉”,看成是“发家致富”的大好机会,不惧党纪国法的去“撕”一块、“咬”一口。

从打老虎到网苍蝇,都凸显了党和国家对反腐败的决心。这次所查办案件可以看出,由于扶贫工作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处在基层的工作人员腐败尤其明显;涉农扶贫的职能部门与使用单位之间、国家工作人员与申请人之间、村委成员之间等相互勾结、团伙作案;部分官员采取对上虚报冒领、对下隐瞒实情的方式连续多年作案,大肆侵吞国家涉农扶贫的政策性补贴和专项资金;发案环节主要集中在专项资金的申报审核、资金管理和项目验收。

随着脱贫攻坚的全面推进,一批批项目往基层倾斜,一笔笔资金往基层投入;基层干部经手的资金将越来越多,手中的权力也越来越大,部分干部经不住诱惑,思想上发生了动摇,加之监督不到位,腐败现象也就出现了。可见要取得脱贫攻坚战的胜利,首要的就是要将监管一抓到底。扶贫资金、物资事关百姓冷暖,事关政府形象,对其管理不能一拨了之,而建立从上至下的监管问责机制,扶贫资金的划拨和使用情况、扶贫项目的实施情况和实施效果,这些都需及时追踪,及时公开接受监督。只有对以权谋私的村干部加大问责,对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才能让扶贫资金真正扶贫,真正进入贫困群众的“钱袋子”。   

作为扶贫干部要扶贫必须先正己,心正则廉洁,身正则刚直,行正则威严。只有把住自己的嘴,才能清静如水;只有拴住自己的腿,才能足不染尘;只有管住自己的手,才能两袖清风;只有收住自己的心,才能无私无畏。试问如果己不正如何能担起扶贫之重任?也只有正己、正身、正德才能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永不掉队。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