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铲除“权力任性”的土壤让政治生态气正风清

[ 作者:何竹梅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7-01-17 录入:16 ]

2016年12月6日,江西省抚州市资溪县鹤城镇泸声村,农民徐晓洪家刚建起的屋墙被推倒。资溪县国土局执法大队长吴建说,“不要问我为什么,老板 (副县长)说动手我就动手,他说拆我们就拆。”“反正一句话说到底,就是权大于法”。

这是近日中国青年报刊载的《官员飙“雷人真话” 任性的权力要严肃问责》一文所引用的新闻源。文章摘要中指出:一些地方的基层干部的权力任性是相当严重的,“权大于法”既是他们自己的主观认知,也是他们的行事逻辑,法律某种程度上被他们玩弄于股掌之间,他们表面声称的“依法依规”其实只是权力任性的遮羞布。这就是说,“权大于法”其实是这些基层官员的“真话”,他们本来就是这样做的,也就这样说了,就连“遮羞布”都不用一块。

我们常说依法治国,建立法治社会,就是处处时时都应当以法规、法律为准绳,凡事依法而行。但是,一些手握大权的“人民公仆”,总是认为权就是自己的,完全可以凌驾于法律之上。他们往往不顾党中央的三令五申,也不从别人的事例中引以为鉴,更不把无权无势的老百姓放在眼里。或者,他们对上还要说声“我们都是‘依法依规’”,而对这些群众,就干脆直白:“反正一句话说到底,就是‘权大于法’”。这样的官员,真没去想过自己的“权”从何而来吗?

作为一名县国土局执法大队长,确实是老板(副县长)的属下,属下听从上级的指令也是再正常不过,应该不过了。但是,无论是副县长还是县长,甚至省长乃至中央领导,也没有“不要问我为什么”的道理吧!这不禁使人想起古时候那些占山为王的土匪来,他们要打劫路人钱财,也是不需要理由的。但是,他们也还找了块“遮羞布”,那就是“此树是我栽,此路是我开,要从此路过,留下买路财”。新时期的“人民公仆”,怎么就变得土匪都不如了呢?这动辄对群众发飙的官员,难道除了自身的“权力任性”之外,就没有别的因素了吗?

为此,不仅想起了农民处理地里疯长的“花生草”(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野草,严重影响庄稼的收成)的方法来。他们把“花生草”拔起来,把根挖起来,搁置在一些茂密的荆棘丛上,让其“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任其生命力再顽强,也就无可奈何。话题再回到这些任性的官员身上,他们江湖习气严重,别说为民服务的“初心”,反而倒过来侵犯群众,伤害群众。他们的“任性”难道就没有生存的土壤吗?如果滋生“权力任性”的土壤没有了,他们还能如此跋扈吗?也即说,对于这样的“权力任性”,各级监管部门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从该位大队长“老板 (副县长)说动手我就动手,他说拆我们就拆”的发飙情况看,他非常忠于“老板”,几乎是不论是非曲直,唯“老板”之命是从。这就从另一个侧面说明,平时“老板”待他们不薄,这其间是否有着别样的“隐情”,我们不得而知,也不敢妄言,但有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也就是对下属的“权力任性”,即使没有同流合污,至少也是不闻不问。这样,就造就了滋生“任性权力”的土壤,时间一长,这份“任性”不“疯长”都难。

因此,要遏制官员的“权力任性”,一方面要严肃查处“当事人”,除了进行思想道德层面的改造外,毫不留情地追究其任性行为给群众带来的损失和伤害。另一方面,应当顺藤摸瓜,寻找根源,加强监管,铲除“任性”行为生存的土壤。须知,无论有无“遮羞布”,“权力任性”都是严重影响党风政风的“野草”,必须根除,否则,气正风清的政治生态就成了画饼。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自怀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