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济南1月9日消息(记者桂园)山东省纪委近日通报6起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典型问题。(新华网1月10日)
脱贫攻坚,精准救助,脱贫致富,是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的民生工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各部门都在加大人力物力的投入,深入村组,摸排贫困对象,坚决按照中央指示精神。从排查出的问题看,涉案党员干部对中央要求置若罔闻,对纪律规定毫无敬畏,随意贪占扶贫资金,有的截留挪用,有的虚报冒领,有的吃拿卡要,有的优亲厚友,有的挥霍浪费,还有的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不担当、不负责,甚至严重失职失责。这些问题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破坏党和政府形象,侵蚀党的执政根基,必须严肃处理。
扶贫重在基础扎实。基础不牢,地动山摇。扶贫工作无论是针对具体群众还是个别村组、乡镇,主要开展的是点对点的工作。要真正落实扶贫,基层干部这些“纽带”作用巨大。他们身在基层,群众基础牢,熟悉情况,懂政策,承上启下是纽带,这些“纽带”一旦思想歪了,脑子打结,扶贫就会遇到中梗阻,贪污腐败谋私利就会出现,也就难以做实扶贫工作。
所以,必须加强监管,严明纪律,惩处坚决有力。首先是要强化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的脱贫攻坚目标责任,实行层级管理,层层落实,工作不准走过场,必须抓实抓准留痕迹有实效。二是要建立健全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好人理好钱。三是加大在扶贫领域的反腐力度,做到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发现一起,查办一起,决不给扶贫腐败留有立锥之地,切实保障贫困群众的利益。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