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城里陷“会海”农村遭“会荒”是执行力缺乏精准力度

[ 作者:李玉芳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8 录入:7 ]

少了会议传达,基层农民如何知道发展农业、服务农民、建设农村的具体政策,又如何去反映这些路线、方针和政策在农村的贯彻、执行和落实情况。(来源:人民网2016年12月27日)

一是农村遭“会荒”,是镇政府和村委会干部的执行力缺乏精准力度:因为村里本来开会就少,再加上村民的文化底子有差,村里的干部开会还按照文件照本宣科的读,村民理解不来政策也是情有可原的。因此,村干部在开会时,应该用当地农村话把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逐条给群众解释清楚,那些政策适用于本村的发展,是村干部和组长需要掌握的、那些文件要求是村民应该掌握:例如:目前开展的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健康扶贫工作,有的镇政府、村委会干部在开会时,对政策的解释不够,没有把贫困户就医时要镇卫生院转区级医疗机构、再转上级市级医疗机构的逐级转诊的程序告知,贫困户就诊时,有的救直接到市级医疗机构就医,因为没有转诊手续,导致贫困户市级医院的医药费无法全额报销,贫困户来来回回多跑路,对医院逐级转诊的问题抱怨心理……这就说明,村干部的是执行力有待提高,村干部的干部素质、业务管理能力有待提高。通过加强执行力,确保政策、政令畅通,村干部应该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把文件精神传达到村民,同时针对村里的不同情况,因地制宜的采取有力措施,进行贯彻落实;听取和收集村民的意见和建议,上报镇政府,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才更有利于本村、本镇的农业发展。

二是当地镇政府和村干部因为用心,执行力度才精准有力:在四川自贡精准扶贫也有了新突破,高滩村是省级贫困村,因地处偏远,大山和高滩水库严重制约了交通的发展;多年来村里的青壮年一坡一坡的扎堆外出打工赚钱,留在家里的多数是老年人和儿童,尽管每年都受到政府多方的资助,但是贫困帽子还是难以摘除……对于如何脱贫,驻村书记也是通过多种方式的会议进行的,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成果。

第一书记驻进村里,书记走村入户与村民摆谈,召集村委会、组长、村民多次开会,了解每一户村民的心里想脱贫致富的真实想法后,对高滩村脱贫致富制定了崭新的精准扶贫和脱贫规划,例如:

一是打造高滩水库库区旅游业,在保护水资源安全的前提下,开展水上游玩的全生态项目、垂钓项目等,让高滩河两岸沿途村民得到真正的实惠,提高村民的获得感。

二是利用高滩村丰富的森林资源,以玉寺山为中心,将周边附近的十几座山的森林连成一片,规划、栽种不同的树种、观赏树种、经济类植物等等,通过修建道路与周边村村相通,打造“玉寺山森林公园”,鼓励村民自家养土鸡、养土鸭、养兔,就地取材,开办“寨门口” 农家乐、“高滩寺”农家乐,让村民当老板;即吸引了城里人到乡村旅游,又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提高了村民的收入,为村民脱贫走出了一条新出路。

三是改建了村卫生室条件,进一步培训和提高村医水平,保障村民小病不出村,减轻村民就医负担。

四是利用高滩村丰富的水力资源,开展优质水稻种植基地;鼓励年轻人回乡创业,请专家为村民授课,手把手的指导种植,培养村民的农业种植技术、养殖技术等等,提高村民的自身文化素质,让村民自己富裕起来,才是贫困村脱贫致富摘帽的长远规划。

如今的高滩村已经是旧貌换新颜,已经奔走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村村通公路上,随处可见村民自家的小汽车、面包车、摩托车飞驰而过,村民的精气神发生了极大的改变。今天,如今高滩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与镇政府和村委会的干部用心为民,执行力才精准有力不分不开的。

城里陷 “会海”是执行力在扯拐:

经常听说城里有些单位和部门人员说忙得很,一天要开几个会,而且有时候会议的内容有交叉,都是一个内容,这个部门要开会,那个部门也要开会,开会后就布置一大谁活路,忙惨了……,仔细一看,的确是掉进了“文山会海”的陷阱里,浪费资源和人力物力。说白了,就是执行力的问题,如果政府部门开会的内容一样,只需要召集起来,开一个大会,统一部署工作就ok.何须反复开会搞一些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

作者单位: 海口市发改委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