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今年10月底,湖南共受理“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线索举报8761件,立案调查4405件,已处理5566人,给予党纪政纪处分3340人,移送司法机关394人,追缴违规资金2.74亿元,已清退群众资金5734.52万元。(人民网 12月23日)
近年来,一些地方基层干部贪腐案件频发,“雁过拔毛”成为“苍蝇式”腐败的一大特点。对上级拨付的专项惠民资金,利用在资金拨付、审核批准、经手管理、验收项目、信息灵通等方面的职务便利,以贪污、挪用、截留、索取好处等方式,捞取非法利益,有的数额惊人,危害不小,亟需得到有效整治,单从湖南此次的案件来看,“雁过拔毛”式腐败依然严重后果,涉及人数众多,涉及金额巨大,更国家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形象。
从各种典型的案例中,我们不难发现雁过拔毛式腐败具有一定的特点。其一,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是高发领域。近年来,中央、省、市各级拨付了大量的专项惠民资金,对改善民生起到了很大作用,部分乡村干部看到这部分资金是上级“白给的”,利用群众对资金拨付使用政策不了解的漏洞,想方设法从中“揩油”,使专项资金被层层“扒皮”。其二,涉腐人员主要是乡村两级干部。从发案主体中,主要包括乡镇工作人员和村两委主要负责人。从发案规律看,村支书、村主任和村会计等集体共同作案的集体性犯罪突出,窝案串案多,乡、村两级案件互相交织。其三,造成的社会影响极其恶劣。从案件查处情况看,这一类腐败虽然数额相对不高,但直接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影响了国家惠民资金政策的落到实处,并影响到广大群众对反腐倡廉建设的感受。其四,案件查处难度较大。基层农民对官员一向比较忌惮,很多案件调查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阻碍,同时牵涉了大量人力物力,而乡村干部的“拔毛”行为都是现金交易,调查取证难度大。因此,对“雁过拔毛”式腐败,事后查处难度大、成本高,必须与事前预防结合起来。为此要治理雁过拔毛式腐败,应着力抓好四个方面。
抓好落实“两个责任”。中央提出“两个责任”以来,各级党委、纪委进一步增强了落实“两个责任”的政治自觉,但在乡镇一级,对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尚没有认识到位,乡镇纪委仍然存在职能作用不清晰、履职能力不强的问题。因此,有必要以夯实乡镇党委、纪委“两个责任”为突破口,加大执纪、问责力度,加强对乡村干部的监督管理,不给雁过拔毛以可乘之机。
抓好专项整治行动。要定期不定期对专项资金的拨付使用进行重点抽查,经过典型分析后,针对发现的共性问题,再进行拉网式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纪违法线索,由纪委牵头,集中开展办案专项行动,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责任人,同时对负有监管责任的乡镇和部门的分管领导实行责任追究,增强其管好专项资金的责任心。
抓好管理体制建设。加大对地方财政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清理、整合、规范专项转移支付,严格控制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和资金规模,避免“部门千条线、专项资金满天飞”的局面,增强地方财政的统筹能力。对出台的专项扶持资金,事前都要严格进行制度廉洁性评估,多方征求意见,特别是征求县乡基层的意见,堵塞可能存在的制度漏洞,进一步修订完善后再大规模铺开。
抓好村级民主治理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村财乡管机制,把乡镇监管与村民监督有机结合起来。完善村务公开机制,村务公开要突出及时、真实;健全监督档案,使村务监督委员会真正发挥监督作用,加强村干部廉洁履行职责情况的日常监督和定期检查,推动村干部依纪依法办事。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