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家国情怀”是“为官作为”的“指明灯”

[ 作者:胡臣臣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21 录入:16 ]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强调,我们要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成为人们梦想启航的地方。(澎湃新闻)

家庭是个人安身立命的臂膀,国家是家庭安定和谐的港湾,“家国情怀”应该是每个党员干部的“标配”。只有认识到家庭对于个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国家对于家庭稳定、祥福的重要性,才能帮助党员干部培养“家国情怀”,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从而更好的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

“家国情怀”是“为官有为”的“指明灯”。一方面“家国情怀”督促党员干部“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不搞形式主义,工作脚踏实地不浮于表面,不敷衍了事。个人对于家庭的付出是最实际的,今天为父母做了什么,明天为子女考虑了什么都是“务实”活,党员干部对待人民群众也应该如此,干了多少实事,维护了多少人的权益,为多少人争得利益就是务实,应该如对父母子女“不说空话”般对人民群众。

另一方面“家国情怀”促进党员干部“走群众路线”。党员干部的“家国情怀”就是视国家为大家庭,视大家庭下的每一位人民群众为自己的亲人,如对待家庭亲人般对待人民群众。那么对人民群众的情感就是最真挚、最友善、最殷切的,走群众路线解难题就不是“任务”,而是发自内心的“着想”。并且群众路线所收集的问题就是最真实的,提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案也会是最有效的。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如是,在千锤百炼形成习惯之后,“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方能建立真正的“大同社会”。

作者地址: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八角井社区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