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肃党内政治生活,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础。省委十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严格党内监督 巩固发展良好政治生态的决定》,为实施“三大发展战略”、实现“两个跨越”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如何提高农村的发展水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的作风是关键。
基层干部人员权力虽小,却往往有自己独特的“权力地盘”,以农村低保为例,国家的农保、低保政策的实施,基层干部在办事上有比机关干部更多的“自由裁量权”,虽然权力看上去不大,却实实在在在管事。只要管事或长期管事,权力就容易膨胀,权力就会被无限放大。笔者以为,全面从严治党,既要“打虎拍蝇”,更要严格做好基层反腐倡廉工作,加强对“微权利”的“微监督”。
一是要抓住重点环节。各级党组织要在报刊媒体、政务平台及办公场所公布权责清单、负面清单、权力运行流程图及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明确干部各环节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让广大干部群众明白“微权力”的管理权限、程序环节及违规违纪行为等,使“微权力”切实在阳光下运行,使“微腐败”无处遁形。
二是要盯紧重点领域。各级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要针对脱贫攻坚、干部作风、民生民利、“三资”管理、医疗卫生、工程建设等“微腐败”多发,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的领域,分别制定相关监督检查工作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和完善监督检查协作机制,着力整治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加大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并及时曝光通报。完善和落实监督制约机制,拓宽和完善信访渠道。全方位、多方面的加强监督,深入查处惩治腐败行为。对村干部腐败已构成犯罪的,应依照刑法,严加惩罚。一方面对广大农村干部和其他公民会产生心理效应,另一方面可以教育和鼓舞人民,使人民相信法律,增强法制意识,提高守法的自觉性,从而自觉敢于同腐败分子做斗争,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三是要瞄准重点人群。纪检监察机关要将村支两委成员、乡镇基层站所负责人、部门科室负责人等和群众接触的“第一人”作为监督检查重点。要真正继续加强基层民主法制建设,消除村干部队伍中官僚主义现象,要把好村干部入口和选举关,坚持德才兼备、任人唯贤、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决不能让别有用心的腐败分子混入基层组织。从根本上堵塞产生腐败的根源。在村(社区)支两委换届中增设村级纪检员,打通纪检监察“最后一公里”。畅通群众检举渠道,抓好“微线索”利用,让群众成为监督的主力军。
作者地址:四川绵阳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