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0日,湖北省政协原主席沈因洛因病去世。96年的生命历程里,他参加过生死存亡的抗日战争,见证了武钢从发展到辉煌,在领导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始终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沈因洛虽然已经离去,但他身上这种拼搏奉献、求真务实的精神,将激励着我们顽强拼搏、扎实工作,打赢脱贫攻坚战。
掐指算来,距离2020年实现7000万人全部脱贫摘帽的目标,只剩4年的时间了。尽管扶贫事业已见成效,脱贫人口逐步增多,但之后的任务却并不轻松,因为剩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个别同志也因此出现了畏难情绪,裹足不前乃至消极怠工。此时我们更应该深入学习沈因洛同志的事迹,探索他战胜三年自然灾害、苏联停止援助、文化大革命屡受打击这三重阻碍,为武钢腾飞拓实基础的法宝;找到他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赢得生前身后名的不二秘方。
心系群众,依靠群众,始终扎根于人民的沃土。心系群众冷暖,紧密联系群众,是沈因洛坚持了一辈子的准则。正是因为牵挂着千万个家庭的冷暖,他跑遍千街万巷,了解百姓诉求,倾听群众声音,集民智、聚民力,带领大家排除万难一心一意谋求发展。脱贫攻坚也是如此,心中有民就不畏艰难,联系群众就有了方法。在之后的扶贫事业中,即使遇到再大的困难,只要我们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以百姓过上美好生活为己任,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一定可以凝聚起众志成城的磅礴之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求真务实,公平正义,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支持。扶贫要想扶到实处,就要保证公正,要让群众满意信服,否则即使花了大价钱也未必会有成效。这即需要严格的监督机制、完善的进出机制,更需要全体党员干部心中有把公平秤,坚守公平正义,以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投入到脱贫攻坚战中。沈因洛就是我们的榜样,他一生坚守“摸实情,说实话,出实招,求实效”的工作准则,不仅使各项工作顺利完成,还赢得了群众真心的拥护和支持。对扶贫事业更是如此,要想啃下脱贫的硬骨头,求真务实、公平正义的工作态度必不可少。
行百里者半九十,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关键的时刻,我们应以沈因洛为榜样,筑牢与群众之间的纽带,守好心中的公平秤,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小康打下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沂水县黄山铺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