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厅局级干部请辞”敲响人才流失警钟

[ 作者:杨盟羽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14 录入:16 ]

公务员辞职现象自去年以来引发社会关注。一些公职人员主动请辞,一些党政机关亦在制度设计上为公务员队伍“预留出口”,以期构建合理顺畅的人才流动机制。(来源:新华网 12.13)

山东省委党校党建教研室副主任谭建长期观察公务员领域改革的进展。在他看来,当前的公务员辞职现象呈现两个特点:

一是辞职公务员的行政层级升高。以前辞职的多为科级以下公职人员,现在一些厅局级干部也加入了辞职行列;

二是辞职公务员去向多元化。有的出任国企高管,有的进入民企,有的自主创业,还有的循个人兴趣著书、画画,不同于原来的单纯下海经商。

“应当理性看待当前的公务员辞职。”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认为,这种现象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是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出人才合理流动的积极信号,也显示长期影响人们的“官本位”思想开始褪色。

从去年开始引发关注的科级以下公务员辞职现象,演变到现在的厅局级干部辞职,我们不但没有开始反思流失的高素质人才,反而庆幸社会的进步?到底是社会在进步还是政府机关职能越来越模糊?高素质人才在受到高等教育的同时往往更能看到事物发展的前景,思维相比一般人更为开阔,如果身在体制内的人才都想要跳出体制,是不是在一定层面上说明公务员这只“绩优股”开始走下坡路?

厅局级干部辞职,意味着在做辞职这项决定的时候经过了非常慎重的考量,因为辞职的代价过于沉重,放弃不错的仕途,不论是重新开始任何一项工作,其要付出的机会成本都是大的吓人的。然而厅局级干部辞职潮的涌现,在逆向上体现了,继续待在体制内对他们来说需要付出更高的代价,而显然代价和回报不能形成正比,所以他们放弃了。

我认为,在“公务员辞职热”现象的出现,演变到现在高素质人才和高级别人才的流失,我们不能片面的认为这是在打破“学而优则仕”的桎梏,而应该看到政府需要完善的地方!高精尖人才无论在哪里都是炙手可热的,不要让曾经信任党和国家的他们失望!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