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让“围观不为”的官员无位

[ 作者:唐亦瑭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2-02 录入:16 ]

村民山上放羊,违反了当地封山禁牧的政策,被负责禁牧工作的镇干部现场殴打,日前,有网友实名举报了安塞区招安镇纪检书记瓮某。而据当事人杨某的讲述,在此过程中,瓮某还多次爆粗口辱骂自己,并一直问他“服不服”,而现场其他三名镇政府工作人员,从头到尾都没有上前劝阻。(12月1日 华商网-华商报)

群众因违反了封山禁牧的政策而被当地镇政府干部现场殴打,这怎么看都是一出官员打人而上演的“全武行”。这真是“一言不合就打人”的节奏啊!试想,如果该名官员的行事作风一向如此,那么这与地痞流氓有何区别?与封建主义社会压迫群众的地主老二又有何异?且再斗胆地试问一句,这还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民公仆么?很显然,答案不言自明。

毋庸置疑,在公众强烈谴责批判这名暴打农民镇干部的同时,当地纪检机关等相关部门也已介入调查,那么等待他的必是严格的问责。尤其是作为一名纪检干部,想必相关部门也不会因此而有所避嫌,反而会以严查“灯下黑”的动真碰硬之举措,从严惩处,绝不姑息护短,如此才能做到以儆效尤,为各级党员干部再敲“敬畏权力、严以用权”之警钟。

如果说暴打农民的镇干部理当受到严查,那么当时不制止的三名围观官员,也应受到相应的处理。毕竟,不论是出于“路见不平,当拔刀相助”的社会道义也好,还是作为扶弱帮弱的责任担当和践行平等友善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也罢,都不应该成为如此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围观者。更何况,作为一名人民公仆,又岂能眼睁睁地看着我们的衣食父母被辱骂殴打。

事实上,当围观者的官员不在少数,这三名围观官员的事例也并非鲜闻。比如一些干部面对群众反映的问题,不是想方设法去解决问题,而是有选择性地站在一旁围观看热闹;一些干部在处理群体信访或突发事件时,不是在第一时间站出来,接待安抚群众,而是坐在一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地围观而已,甚至是躲得远远的,害怕自己被牵扯进去。

简言之,官员“围观不为”实为为官不为。不论是“围观不为”还是为官不为,这都是“四风”顽疾的体现,都折射出了不作为、乱作为的作风病。不仅违背了党员干部相关规定,更是忘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仅辜负了党组织和群众对他们的重托和信任,更是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和党委政府的威信。因此,对于这些“围观不为”的官员,应当让其无位。

当然,让“围观不为”的官员无位,这并非是教育管理干部的最终目的,而只是一种促使各级党员干部要竭尽全力做到“为官有为、方能有位”的举措。因此,不论是普通党员干部,还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时刻牢记并自觉践行党的宗旨要求,主动摒弃为官不为的心态,勤奋工作,高度负责,敢于担当,勇于创新,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台县北坝镇琴泉路1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