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同志”取代职务信念回归心灵
11月18日,河南省新乡市政府发文:今后新乡市国家工作人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相互不称官职,一律称“同志”。“同志”这个称呼将代替以往的书记、市长、局长、处长、科长等职务。《通知》称,“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倡导清清爽爽的同志关系,规规矩矩的上下级关系,根据市委常委会会议精神,现将在公文运转和正式会议场合中 进一步规范国家工作人员称呼,对于国家工作人员,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普通工作人员,相互不称官职,一律称“同志”。 (11月23日,中国网)
在我国古代,“同志”与先生、长者、君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朋友之间的称呼。春秋时期,左丘明在《国语·晋语四》中对“同志”一词作了解释:“同德则同心,同心则同志。”《后汉书·刘陶传》曰:“所与交友,必也同志。”自近代以来,“同志”指的是志同道合的人,也广泛用于人与人之间。
重拾“同志”就是主动召回信仰。“同志”曾经是国人常用的一个代名词,代表着人与人之间的一种正常的关系。为此,我们常常在街头巷尾或者大庭广众之下都会听到这类称谓。也正是这种称谓,拉近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有了一种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奋斗的感觉。曾几何时,在金钱的腐蚀下,我们放下了同志的称呼,开始习惯性地尊称领导干部为书记、镇长之类,似乎不如此这般就是一种大逆不道。更有甚至,在大庭广众之下,欣然接受别人称其为“老板”,似乎天下都成为了他的天下,人民群众成为了他的臣民。
称呼“同志”意味着我们有着共同的事业。书记、镇长一类的称谓,按道理说也没有多少错,可是总让人有一种感觉,一个是官,一个是民,两者之间有着天然的代沟。而“同志”一词则少了那种高低贵贱的感觉,至少让人从表面上看到的是平等,是一条战壕里的战友。当我们长时间处于这种人际关系,我们自然就会心理平衡,人与人之间就会少了一些隔膜。
总之,“同志”取代职务是一种明智之举,彰显的是我们有着共同的理想和事业。
(作者地址:四川盐亭县云溪镇)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