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住过破旧的窑洞,种过贫瘠的土地,吃过干瘪的饭菜。他对贫困群众有天然的感情,他有着强烈的扶贫情怀。(人民网,11月14日)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管是处江湖之远,还是居庙堂之高,习近平总书记心里一直装着贫困群众。不畏雨雪泥泞,走进贫困群众家;不惧翻山越岭,踏进大山原生态。盘腿而坐,刨根问底找穷根;相对而谈,推心置腹拉家常;牵手而行,满怀希望奔小康。“在扶贫的路上,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既是党中央的庄严承诺,也是党员干部向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立下的军令状,更是习近平总书记大爱无疆的扶贫情怀。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扶贫情怀就是放心不下贫困群众的牵肠挂肚。为解决煮饭缺柴烧的问题,作为梁家河村支书,自费到四川学习沼气池建造技术,成功建成全省第一个沼气化村;为解决交完征购粮就缺口粮的问题,作为正定县委书记,顶着压力如实反映问题,为农民争取到粮食年征购量减免2800万斤;为解决“交通基本靠走”的问题,作为福建宁德地委书记,推动挂钩扶贫加快公路建设,为贫困乡福安坂中畲族乡开辟了快速发展的通途;为解决7000多万贫困人口到2020年全部脱贫的问题,作为中共中央总书记,上任伊始就踏上了脱贫攻坚征程,大江南北,平原山区,考察调研扶贫开发就达15次之多。从村书记到县委书记、市委书记、省委书记,再到中共中央总书记,整整40多年,光阴荏苒,沧海桑田,时间在变,地位在变,不变的是放心不下贫困群众的牵肠挂肚,不变的是拔除穷根、消除贫困的扶贫情怀!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深林。扶贫情怀就是念念不忘拔除“穷根”、消除贫困的责任担当。脱贫路上,要不落一户、不少一人。政治上高位推动,2015年中央扶贫工作会议提出,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要求党员干部把脱贫攻坚作为责任田、自留地,深耕细作、苦干实干;要求党员干部把脱贫攻坚作为一场战役,军中无戏言、军法如山。脱贫措施上落细落小,要“因地制宜,把种什么、养什么、从哪里增收想明白”。不要给钱了事、只顾眼前,更不要弄虚作假、玩数字脱贫把戏;要能脱贫、不返贫、过上好日子。脱贫策略上步步紧跟,要“一件接着一件办,不要贪多嚼不烂,不要狗熊掰棒子”。积小胜为大胜,从胜利走向胜利,不贪大求洋、不好大喜功,步步紧跟,层层推进。紧紧围绕“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四个好”目标,找准“穷根”、明确靶向,量身定做、对症下药。不拔除“穷根”、不消除贫困,就誓不罢休、绝不罢手!
形势既喜人又逼人,让我们在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情怀的感召、引领下,夜以继日,苦干实干,一鼓作气,打赢脱贫攻坚战!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