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为落实中央部署要求,浙江与四川扶贫协作与深化合作座谈会在杭州举行,双方进一步明确,在现有帮扶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浙川扶贫协作范围,完善各层次对接协调机制,深化多领域全方位交流合作。(四川日报 2016年11月11日)
对口帮扶是1996年的中央扶贫开发会议决定的一项国家政策,确定了经济较发达的东部9个省市和4个计划单列市对口帮扶经济欠发达的西部10个省区。从当年开始,浙江就先后对口帮扶四川南充、广元、甘孜、阿坝、凉山等贫困地区,从保障民生到促进产业发展、从支援地震灾区到帮扶民族地区、从交流交往到共同发展,两省对口帮扶和交流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共同富裕是我国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实现共同富裕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在改革开放初期,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邓小平同志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然后实现共同富裕”的思路,这一创举得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拥护,经受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洗礼,为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东部地区富裕了,人民生活水平提升了,这个“军功章”西部地区也得有一半,但时至今日,西部仍然还有部分地区和群众在贫困线上挣扎,为衣食住行担忧。1999年,党中央确立“西部大开发”战略,成为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倾斜支持的先声,进一步明确了兑现“先富带动后富”庄重承诺的对口帮扶之路。
在今年的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进一步做好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工作,必须采取系统的政策和措施。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东西协作”脱贫攻坚的具体要求,也为“东西协作”指明了方向。
东部省份要利用自身政治、经济、文化、技术等优势,切实担负起“先富带动后富”的历史使命,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帮扶与合作并举,为对口帮扶地区逐步摆脱贫困,提高发展能力,实现共同富裕发挥重要作用。西部贫困地区要乘着这股东风,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革除“等、靠、要”不良思想,因地制宜,创新体制机制,充分挖掘自身优势和潜力,依靠人民群众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增强发展内生动力,彻底斩断“穷根”,实现全面小康不掉队。
“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贫困不可怕,只要能正视贫困,整合各方扶贫资源力量,那么全面小康,共同富裕便指日可待。
作者地址:广安市前锋区红前大道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