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央纪委对9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进行了公开曝光,其中曝光了山西省芮城县住建系统多名干部向危房改造贫困群众收取“好处费”等问题,并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人民网 11月07日)
针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频发易发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开展多轮次、滚动式重点督办,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然而从中纪委曝光的扶贫领域的9起典型案件看,其中山西省芮城县住建系统多名干部向危房改造贫困群众收取“好处费”,他们利用手中的权利向贫困群众吃拿卡要,在况现扶贫政策中出现了“中梗堵”现象,让党的富民政策打了“折扣”。
“中梗堵”是惠民政策落地的绊脚石。党的十八在以来,以完善的党规党纪加强了“关键少数”的监管,带动了党风政风民风的好转。然而在政策的执行中遇到了“中梗堵”,一些部门的中层干部利用手握的民生权利,吃拿卡要收取“好处费”、“辛苦费”,贫困群众不托关系、不跑不送事情就被卡住,因为他们手中掌握中审批、规划、惠民资金兑付等权利,不然怎么会在东北出现把没有名份的股长称“处长”,还有的地方把掌握实权的股长称“大爷”?他们把自己“权力”的快乐建立在贫困群众的伤口上,不仅伤了贫困群众的心,而且损伤了党委政府的形象。
割除“中梗堵 ”的毒瘤须综合施策。一是责任部门要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两学一做”教育、贯彻落实十八届六中全会精神,用党纪法规和腐败案例对中层干部进行正反教育,组织中层干部参与“走基层”活动,深入一线了解贫困群众的疾苦,在修正自己的权利观中珍惜人民赋予的权利,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二是在县处级部门加大对中层干部的交流,解决个别手握民生权利的干部,长期在一岗位上谁不动他,谁不能把他怎么样的问题,促进中层干部在交流中转变作风;三是要加大对中层干部的监督,发挥下派纪检机构加强对中层干部作风的监督的同时,运用纪委巡察、群众举报、职工测评等方式,加强对中层干部的权力监管,同时对发现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从快从重查处,并在当地报刊、网络、广播电视上公布,从而确保中央惠民政策畅通无阻。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