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扶贫助困不能“破坛子乱甩”

[ 作者:何康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1-04 录入:7 ]

据四川省纪委网站消息,为进一步严明纪律和规矩,确保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工作决策部署落到实处,推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深入开展,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肃查处并通报了发生在扶贫领域的违规违纪问题9起,切实维护好群众的切身利益。(11月2日 人民网)

当前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攻坚时期,精准扶贫是攻克贫困的有力利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谋划好“十三五”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并提出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并提出坚持中国制度优势,注重六个精准,坚持分类施策,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

在一些贫困地区,特别是在个别干部身上,将扶贫帮困看成是发财致富的机会,从四川通报的9起扶贫领域违规违纪案例中,大多是截留扶贫款、“吃拿卡要”、虚假骗取国家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随着国家对口援建、对口帮扶力度的不断增大,要实现全国7000万贫困需在20202年如期脱贫,任务重、责任大,如果不将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不想法设法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千方百计解决脱贫问题,而做出截留、挪用和骗取扶贫资金的违法违纪问题,这是极度度可耻行为!是祸国殃民行为!

贫困地区不能看出“破坛子”。贫困地区党员干部不能把贫困地区看出是“破坛子”,抱着得过且过,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不能有这种消极懈怠和庸懒散思想作风,更不能做挪用扶贫资金等违法违纪的事情。习近平指出,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贫困地区党员干部必须增强紧迫感和主动性,在脱贫攻坚上进一步理清思路、强化责任,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效果更可持续的措施,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下更大功夫,切实做到求突破、见实效。

扶贫助困不能“旧坛子破甩”。精准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扶贫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于帮助贫困地区人民早日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贫困地区只有党员干部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因地制宜、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才能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胜利。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