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今年国家扶贫日当天,12位中央单位在地方挂职的副县长,联手搞了场“品味吕梁太行,携手扶贫众筹”活动,一起为山西吕梁山、太行山的山货发起消费众筹,同时宣布将通过开展中央单位巡展,发动干部职工在内的社会各界,一起推介贫困地区农特产品和旅游资源,通过众帮众扶,让山区贫困户通过出售自己的优质农特产品,实现有尊严的脱贫。
山西的脱贫攻坚压力特别大,在全国脱贫攻坚最难“啃”的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山西就占据了吕梁山、太行山两个,涉及58个贫困县、7994个贫困村、329万贫困人口。为此,根据中央的部署,26家中央单位派出了71名扶贫挂职干部,在山西省开展定点帮扶工作。这次12位挂职副县长集体“站台”,正是这些中央单位整合资源、创新扶贫方法的一次努力。(据说又有一个挂职副县长加入进来了)
毫无疑问,我们应该为这12位挂职副县长的举措热烈鼓掌。但县长代言、站台不是什么新鲜事儿。早在2013年10月14日,吉林省通榆县委书记孙洪君和县长杨晓峰共同发出《一封致淘宝网民的公开信》,为通榆优质的杂粮杂豆代言。在那之后,包括黑龙江明水的洪非县长、河南内乡县长杨曙光、陕西武功县长张小平、山西静乐县长王昕等等,越来越多的书记、县长们频频为当地的农特产品、销售大促站台、代言,让“政府背书”成了这一轮县域电商发展的鲜明特色。
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光让县长们去站台、代言,是远远不够的。包括12位挂职副县长这次集体代言努力,“形式感”本身可能远远大于实质内容,最终“有效销售”与大规模媒体关注效应还是无法形成正比的。既然如此,县长们的站台与代言,必然会被有些人看成是“做秀”,是表面文章,做政绩工程。那么,县长们今后还要不要代言,要不要站台?当然需要!县域大多位于偏远地区,信息不畅,这本身就是造成当地落后贫困的主要原因之一。试问,还有谁比一县之长拥有更多调动和连接更多社会资源的能力?在互联网+时代,县长本身就是一个县域与世界的“连接点”。尤其是挂职干部,可以在县域与原单位之间建立很好的联系,为包括农产品销售、目的地旅游创造更多机会。
站在扶贫的角度来看,县长们在代言、站台前,还是要做足功夫的,尽最大努力避免一些“形式主义”,千万不要为代言而代言,为站台而站台。我在很多场合做过呼吁,对于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来说,真正能够拿到网上旺销的“爆款”往往少之又少,连基本的“货源”都没有办法做保障,你又如何做得到“电商扶贫”?直接来自农户的农产品,大都没有品牌,缺少包装,标准化缺失,品控更是无从谈起,怎么可能大规模“上行”?所以,动不动打着“电商扶贫”的旗号做大促,往往名不符实——有多少农产品真正来自贫困户?贫困户又能有多少真正受益?所以,县长们在代言前,一定要将当地贫困户的组织化问题解决好,如何让他们抱成团,形成适度规模化。在组织化的基础上,做品牌,做标准,做品控,仓配一体,建立良好的协作机制。如此说来,“上台一分钟,台下三年功”。大凡当上了县长,估计没有人会怯场面,但要把“代言”这事儿做实、做细、做出实质,还是有一大堆基础工作要做的。
县长们要做的,代言只是一个点,一个开始,更多的工作在于“连接”。12位挂职副县长这次集体代言,仅仅通过一个网站做了众筹,需要建立的“连接”还远远不够。一方面,为吕梁也好,为太行也罢,“产品包”很零散,缺少整合,简单地将十几个县的农产品集中一起,“产品力”不足,需要在品牌、设计和传播上下功夫。另一方面,12个挂职副县长一起呐喊,还都是来自中央单位的,理论上一定会有比较“响亮”的回响,但只有一个网站参与,“流量”、“转化率”与“变现能力”都大大打了一个折扣。我只能说,这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只是过于仓促上阵,急了点。如果准备扎实些,可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应与社会价值。
当然,我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县长们日理万机,能够为农产品代言,已经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只是,当今社会对县长们的要求,不只是要说的好,还得做得好。不是吗?
2016.10.24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号 县学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