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惩治基层“硕鼠”必须使用“毒鼠强”

[ 作者:刘春霞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24 录入:16 ]

10月17日上午,广东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全省立案侦查涉农领域职务犯罪1624件2155人,占同期立查职务犯罪案件总人数的39.4%,其中逾三成为农村“两委”人员。省检察院同时发布了25件典型案例,揭露了基层“硕鼠”腐败,案例显示有基层干部竟向孤儿索要钱财。(10月18日《广州日报》)

近年来,小官大贪的情况屡见报端,10月17日上午,广东省检察院召开新闻发布会,2015年1月至2016年9月,全省立案侦查涉农领域职务犯罪1624件2155人,占同期立查职务犯罪案件总人数的39.4%,其中逾三成为农村“两委”人员。这些基层“硕鼠”腐败,真让人深思。

其实,早在几年前就听报到过在东莞的这一位镇街官员,竟然被举报身家近20亿元,不知道是真有其事,还是耸人听闻,我们可以期盼并不是真有其事,但不管是从举报的证据、知情人的透露还有当事人的态度来看,都可以看出一丝猫腻,真不知道这位官员为啥会有如此好的胃口,如此大的胆子。

不难发现,这些基层小官胃口和这样的胆子,恐怕很大程度上,都源于权力的制约不足,一是权力运行公开不足,尤其是财务、政务公开的不足,让一些干部有了浑水摸鱼的条件,二是对权力的监督不足,出现上级监督太远、平级监督太软、群众监督不敢等情况,而正是因为这样的不足,一些小官才敢肆无忌惮地大贪。

日前,中纪委监察部官网发布的“各省区市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汇总表”,在16699名被处理干部中,乡科级16080人,占96.29,村官成违规“重灾区”,这也说明了“小官大贪”、“小官犯大错”的现象极为严重,也必须要警醒了。

因此,对于类似的“小官”贪腐现象,有关部门一定要高度重视、严肃查处,如果确有其事,一定要严惩不怠,如果举报不实,那也要还干部一个清白,还社会一个明白;同时,还要加强制度建设,构建关住权力的“笼子”,真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不忽视任何一个“小官”,让贪腐现象无处藏身。

作者单位:四川省盐亭县城乡规划建设和住房保障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