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马云说电商将消失,县域电商怎么办

[ 作者:莫问剑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10-17 录入:实习编辑 ]

马云说:电子商务这个词可能很快就被淘汰。那,我们怎么办?

昨天马云在云栖大会演讲上说,电子商务这个字可能很快就被淘汰。其实我们从明年开始阿里巴巴将不再提电子商务这一说。同时,他还提出了新“五通一平”,直让郭台铭坦言“一个晚上没有睡好”。这两年,从IT到DT,再到前段时间的“EWTO”,马云一直站在“世界之颠”的高度,面向全球喊话,为新经济包括电子商务代言,给地球人打了无数次鸡血。

马云这番讲话如“石破天惊”,迅速“传播”到各个角落。事不关已高高挂起,我不关心别人的态度,但“县域电商”却是自己和圈内一大批服务商当下的饭碗,不少县长在微信上给我留言:“马教父”都宣判了电商的“末日”了,我们可是刚刚起步啊,怎么搞?

为此,我也“一夜没有睡好”,反复研读马云的演讲稿。他的讲话,对于刚刚起步的县域电商来说,如果只从字面上理解,还是颇具“杀伤力”的。作为阿里上市后三大战略之一的“产物”,我们的确看到了阿里这两年上山下乡的成果,农村淘宝迅速覆盖了三百多个县。更关键的是,阿里的努力,让更多的县域领域对电商对新经济有了认知与认同,一场前所未有的农村电商热潮正在全国各地形成,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的一个突出亮点。

其实,直到G20期间,马云还是在谈电商。这下好了,他自己都说了电子商务的说法会被淘汰,无疑给各地围绕着电商做的双创热潮泼了盆冷水,而马云本人或多或少正是这个热潮的主要推动者,这让全国各地好不容易“跟上趟”的县官们情何以堪?

我没有亲临现场,但仔细阅读马云的演讲稿,我个人有这么几个感觉——

其一,沿续了马云一贯以来的风格,燃烧着梦想与激情,饱含着责任与使命;

其二,基于前期的“试错”和对未来的判断,提炼了几个适合于迅速传播的新词和观念;

其三,宣告了阿里的新战略以及整体转型的方向与路径。

我们不妨再往深处分析,看看马云这次讲话对县域电商下一步发展的深层次影响——

电商这个词是“过时”了但不等于“过气”。我们现在讲到电商,就会联想到大淘宝、京东、苏宁、唯品会等等,说白了,就是网上的“买与卖”。在县域电商里,讲得多的是“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本质上说,这是属于典型的消费互联网。阿里巴巴在过去的十多年里,靠的正是这一点,通过建立平台,解决信息不对称,以“流量”和“广告”经营的方式,赚足了发展红利。但随着技术的发展,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时代的到来,社群、粉丝与会员模式纷纷切割了原有平台电商的大流量。而同时,阿里也迅速从一个电子商务企业,转型升级成为新经济的基础设施提供商。所以,包括马云在内的阿里高管,这几年其实年年都有新的概念提出,引领着这一个领域的发展潮流。换句话说,“电商”的大红利,阿里已经赚足赚够了。我记得上半年,阿里推出的战略2.0版本,就是要“投资未来,布局生态”。马云自己也曾说,到2025年阿里巴巴的战略布局都已经完成,每隔三两年,都有一个支撑发展的“拳头产品”,从蚂蚁金服、云计算到菜鸟。在这一个大背景下,马云今天说“电商”过时了,大家不应该诧异。

只是,遗憾的是,这一轮县域电商的整体布局,却基本上是属于“传统电商”。我们给县域政府主管们引导的重点,依然是基于平台电商的“买与卖”。我们发动了全国县域无数的年轻人参与这项工作。事实上,在包括推动农村淘宝的推进过程中,战略不断在调整中,从过年的三张网到今年的三大中心,本质上是希望将农村淘宝作为阿里整体生态在农村的“接入口”,包括农村金融、菜鸟与阿里娱乐、健康、本地生活等等。换句话说,阿里在农村战略的执行过程中,已经开始为电商的“过时”而注入更多创新元素。如果大家不注意到这一点,必然会有寄予厚望到失望的发展过程。

至于马云新“五通一平”的提法,包括新零售、新制造、新金融、新技术与新能源,再加上一个公平的创业环境,我个人觉得只是当下互联网+大环境下的一些新提法而已,现实正在大踏步往这方面发展。马云给我们描绘的未来,是包括县域在内的社会经济今后的新生态。基于技术的高速发展,在某种程度上说,县域在消费互联网阶段是被“边缘化”,却有了可能进入“主战场”的可能。对于传统企业来说,过往是转型艰难,这一次务必跟进,否则必被无情淘汰。我们需要花更大的精力,研究“第三条道路”,而不是只把精力放在平台电商上,要以用户为中心,要用互联网化的思想来武装社会经济的方方面面,要关注的是“县域社会经济的全面互联网化”,而不是电子商务。

阿里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就有“拥抱变化”,现在它已经全面走上“变化”的轨道。而县域,只要洞悉趋势,把握机遇,一样可能“弯道取直、后来居上”。所以,大家别担心,该咋样就咋样,不需要“一个晚上睡不好”,只要与时俱进,相信明天很美好。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微信号 县学会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