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63岁的孤寡老人钟广福,为了申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花了600多元请村、乡干部吃饭、买烟。这些钱,是这位老人靠编背篼好几个月才积攒下来的。(人民网 10月13日)
作为乡村基层干部,是最接近老百姓,也是最明白百姓疾苦的见证人。而如果真正认同“权力在法治轨道上运行”的理念,怎会表现出“我的地盘我做主”的“土皇帝”做派?如果真正把心中有民、全力为民的思想融入干部作风,怎会在群众面前盛气凌人?如果真正把百姓冷暖放在心上,为当地百姓谋福利,又怎会还在一个孤寡老人身上“刮油”?
资阳市白塔寺乡基层干部压榨群众的事件,已深深触碰到我们敏感的神经。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是群众、干部自身和监管部门三者的态度促就了这种“饭局”。
群众的无知,是这场腐败宴席的辅料。“办事就要请干部吃饭,在我们村就是这样的风俗。”我相信,“请吃办事”不是资阳市白塔寺乡的专有 “习俗”,在全国大多数群众的眼中,这就是一个快速办事的捷径。现如今,全国上下一场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的强势基层反腐格局已经展开,这不仅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出重拳打击,更需要人民群众的竭力配合,如果“上面九级风浪,下面纹丝不动”,反腐工作只会大打折扣。
干部的任性,是这场腐败宴席的主菜。不请吃饭字难签,不请吃饭事难办。村支书杨秀光说“不去吃对不起人家。”这是多么荒唐、无稽又打脸的回答。尽管相关人员已被处理,但给公众带来的冲击感仍在发酵。试问,他们公然要吃、欺压百姓、飞扬跋扈的“底气”从何而来?不难看出,基层干部表现着权力的任性与骄横,而背后折射的却是权力观的扭曲、不良作风的滋长。作为干部应时刻绷紧廉政弦,不该要的坚决不要、不该拿的坚决不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
监督的缺失,为这场腐败宴席增添火候。严禁公款吃喝后,难道留下的后遗症就是压榨百姓的辛苦钱?相关监督部门应加大监督力度,对干部存在的苗头性问题从严监督、及时纠正,对发现的腐败问题坚决打击、毫不手软,努力维护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同时,与群众形成合力,利用强大的网络拓宽、畅通反腐渠道,让群众切实担起反腐责任,才能让腐败分子无处藏身。
作为干部理所应当主动为百姓办事、谋福利,如果真正要将办事摆上桌面,我想东家首选还应是干部。
作者地址:绵阳盐亭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