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件事情,让不同的人去做,会产生不同结果,有的人能在很短的时间内,用最简单的方法去完成;有的人越做越复杂,最终放弃。笔者认为,要把复杂的事情搞简单化,贵在坚持与努力,正如荀子在《为学》中所说:"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才能使困难和不易操作的事情变得简单而容易操作。
首先,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老子认为,"难"与"易"是相反相成的,但现实中由"难"变"易"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需要一些特定条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坚韧不拔的意志。那种一遇到困难就打退堂鼓的人,终究难成大事。
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成功者典范,他就认为,能够承受压力、承受打击,是成就大事、雄霸天下的第一要义。的确如此,坚忍的品格和超人的意志,能以倔强的品性摆脱人生的逆境,是一个人摆脱逆境、变困难为容易、成就一番大事的基石。我们应具备此种能力,才能更好服务群众。
金利来领带现在已是世界名牌。创始人曾宪梓的创业之路却一度荆棘满布。他曾推着小车在商场门口和大街小巷叫卖他的领带,何其艰难!但正是经过不懈努力,他将一个又一个"难"变成了"易",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终于驶抵成功的彼岸。
其次,努力将问题简单化。学会砍削与本质无关的工作,抓住根本,用最简略的方式对问题进行表述,是高效工作者解决问题时最常用的方式。
由于人们每天需要干的事情很多,事情又有轻重、急缓之分,大小之别,难免有时顾此失彼,本来想干这件事,不知不觉中却干起了别的事情。所以要有工作日程表,使工作条理化,通过有条理的连续工作,来保证按正常速度执行任务。
目前,在工作中遇到问题时,一部分人错误地认为,想得越多就越深刻,写得越多就越能显示出自己的才华,做得越多就越有收获,而全然不顾事实,一味盲目地追求多,却不知道,只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否则,再多,不合适,又有什么意义。"多"不一定就是好。很多时候,"多"是累赘,"多"是画蛇添足,"多"只会使你更忙,更没章法。因此,凡事"合适"即可,不要盲目求多、贪多,否则,事情就有可能搞成一团乱麻,从而理不出头绪。
在工作中,我们应该要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这样在更好地解决问题的同时,又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明代冯梦龙所著《智囊》,是一部研究智慧的经典。书中将"通简"放在第一部的"上等的智慧"之中。"通简"卷的序言是这样写:"世本无事,庸人自扰。唯则通简,冰消日皎。"大意是:世上许多事情,其实都是庸人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只要通情达理,以一种不把事情搞复杂的方式去处理,问题就会象太阳一出冰雪融化一样解决了。
最后,让我们做一个"根本概括者",善抓根本,并用最简略的形式对问题进行表述。爱因斯坦一直把追求形式的简单性,作为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条件之一。他说:"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抓住某些可以用精密公式表示的普遍特性,由此探索自然界的普遍真理。"这一形式可能是一个概念、也可能是一公式,也可能是图表和符号。天才人物总是善于借助这些简洁但充满生命力的表述方式,将问题很好地表现出来。
作者单位:贵州省龙里县委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