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公务的士”需按照 “市场”操作

[ 作者:沉默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9-28 录入:16 ]

2016年09月26日京华时报报道,福州公交出租汽车有限责任公司日前首批推出100辆“公务的士”,在为公务员提供公务用车定制服务的同时,还可为公务员家庭用车提供服务。首批投入了100辆“公务的士”,将针对各用车单位的不同需求,提供实时用车、会务或中长途用车、定点保障这三种服务方式。

面对公车改革,公务用车市场已然形成,但是在具体运行过程中能否严格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经营,大家心存疑虑,民众认为“公务的士”需按照“市场”操作。

在公务用车改革过程中,各级财政花了不少钱进行赎买,车改补贴也都陆续下发,公务员就应该像普通老百姓一样,该自己开就自己开、该坐公交就坐公交、该打车就打车,适应新形势,进入新常态。但是问题似乎没有这么简单,很多公务员在拿了公车补贴以后,抱怨和推诿的现象却一起增加了,很多公务员抱怨“事情重要得很,单位没有车”、有的公务员把公车补贴当成自己的工资收入,“拿自己的钱,办公家的事,没门”,改革到了需要进一步配套和创新的时候。

“公务的士”作为一种改革的新尝试,具备一定的探索意义,但是相关管理部门需要在“公务的士“的运营管理,“公车补贴” 的发放使用、“公车经费”的结算审查方面做很多工作,实现公务经费的最大化效能。让公务员坐车不再是一种特权、一种享受、一种待遇,而是一种需要。 “坚持社会化、市场化” 方向,公务用车由社会来办,不再姓“公”。

“公务的士”的出现不应该是当地政府部门的行政命令的产物,也不应该是公交出租汽车公司主动“献媚”?应该是一种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市场行为,他的亏损不应该再政府要财政补贴。公车改革事关公共利益,公众不希望看到公车改革之后,还有人手中拿着公车补贴,屁股还沾着“公车”的光。地方企业进入公务用车市场,要严格按照社会化、市场化的模式经营。 “公务的士”需要按照“市场”操作,才能与民意形成良性共振。

作者地址:四川省绵阳市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