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目前1/3的贫困县开始试点扶贫资金自主整合,今年可能90%左右资金规模审批权限下放到县。(人民网9月21日电)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财政和地方各级财政对扶贫开发的专项投入也是明显增加,增幅很大。因此怎样高效使用扶贫资金的也是此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抓牛要抓牛鼻子”,资金审批权限下放到县,有利于各级资金整合,更快、更有效、更精准的落实扶贫资金。简化程序,既降低行政成本,又更大程度的调动各地积极性,实乃“给力”之举。
权力大了,责任也大了,敢于担当是关键。因而这一举措同时对县一级的工作要求更高了,整合扶贫资金的项目审批、使用、管理、问效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工作难度增大了。“为国不可以生事 亦不可以畏事”。县一级政府要敢于用好这一权力,积极提早谋划和完善资金考核评价、监督管理的制度,做到总书记要求的“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绝不允许出现截留挪用、胡花滥用,闲置和滞留的情况。以制度筑牢违规使用资金的“带电高压线”,既要用好这一权力,又要纾解干事者的畏难情绪,为敢闯敢拼的干事者提供施展才能的舞台。让中央的扶贫资金最大限度地、更高效率地发挥效益,进一步促进农民减贫增收,提高贫困农民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
简政放权后,各地贫困村应该提早谋划建立村级资金项目使用规划和项目库,“不等不靠、主动作为”。笔者认为各贫困村不能有畏难退缩,“等、靠、要”的思想;或是守株待兔,寄希望于“天上掉馅饼”,等着别人给你引来大项目;或是坐而论道,把扶贫看做是上面的事,自己则置身于局外,当旁观者。党中央、国务院在扶贫工作上顶层设计上不断创新,简政放权正逢其时,各级地方政府也要敢于攻坚,特别是贫困地区要自力更生,主动出击,要把“外力”倒逼扶贫“内动力”,把“输血”转化为“造血”,从而实现脱贫致富。
作者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36号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