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开地图,可以发现在黄河中下游平原地区的乡镇以及村庄名字都有些共通性,名字类似甚至一样,下面来总结分析一下
第一类:名字最后带“岗”、“丘”,这些在古代可能都是小山岗或者低山丘陵地区,后来黄河的多次泛滥,淹没了这些地区,变成了现在的平原。例如“葛岗”、“土山岗”、“白丘”
第二类:名字最后带“寨”、“堡”、“屯”。在之前应该是地主大户的山寨或者土匪居住的地方。例如“三义寨”、“陈寨”、“三里堡”
第三类:名字最后带“营”。大部分都是古代驻兵的地方,例如下面这些这些名字很明显都能展现:“上马营”(上马打仗行军)、“校尉营”(估计是驻扎过某个校尉的地方)“大营”(大的军营)
第四类:名字最后带“集”的地方,一般是以前形成的集市,例如“西来集”
第五类:名字最后带“楼”。应该是某个姓氏大户建设的高的房子或者有特点的房屋,例如“高楼”、“沈楼”
第六类:名字最后带“铺”。应该是以前店铺盛行的地方或者有某些著名的店铺,例如“十里铺”
第七类:名字最后带“坟”、“墓”。在以前就是坟地或者某个著名人物的坟在这里,例如“屠府坟”、“张君墓”
第八类:名字最后带“庙”、“寺”。在以前是有庙宇的地方,例如“玉皇庙”、“大寺”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头条号 古道陌香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