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记者从四川省凉山州雷波县获悉,9月6日,雷波县规建局3名技术人员冒雨前往长河乡开展精准脱贫彝家新寨住房建设技术指导,途经山棱岗乡田家湾村危险路段时,因下雨能见度低、道路湿滑,车辆坠入山崖,不幸造成2人遇难1人重伤。(9月7日 网易新闻)
就四川来说,前有乐山市公路局局长王川等7名干部,在勘察小凉山精准扶贫项目时遭遇塌方不幸牺牲、绵阳市农业局9名扶贫人员因道路原因发生车祸负伤,时隔几个月的九月,又发生了类似令人惋惜的事件。
而在全国其他地方,牺牲在扶贫道路上的干部也不胜枚举。2016年2月石首扶贫队员熊昊因公殉职;2016年3月,西安市教育局官员高博因公殉职。有人说:“扶贫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而笔者认为,扶贫更不能以牺牲生命为代价。干部扶贫路上怎样才能更好的保障自身安全?这是需要大家思考的问题。
例如在此次事件中,雷波县规建局3名技术人员冒雨前往长河乡开展精准脱贫彝家新寨住房建设技术指导。“冒雨”前往确实是一种敢于吃苦,工作负责的表现。但是扶贫工作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目标,住房建设也并不急在这一时。作为相关单位领导应该视情况来安排工作,所在单位应在饮食、住宿、交通等方面及时保障。干部自己也应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的体现,只有保障了自身安全才能更好的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到百姓切身利益,更是一项政治任务和政治责任。全面脱贫攻坚,需要各级党组织和扶贫工作者“拼命扶贫”,攻坚破难,夺取一个又一个脱贫攻坚的胜利,确保全面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但是除了在关注脱贫攻坚进程的同时,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扶贫干部的关爱,以多元包容的心态看待他们。不可否认,在国家干部队伍中,有蛀虫,有苍蝇老虎,他们是负面、消极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干群关系,影响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应当被抨击、被批判。但是,我们更应该看到,在国家机关各个岗位上,千千万万人民干部尽职履责,全心全意埋头工作,服务着广大群众,他们不说无私奉献,至少无愧于心。
明知前路险恶,仍是矢志不渝,甘冒生命风险,不管是王川等7位扶贫干部的不幸牺牲还是雷波县规建局3名技术人员遭遇车祸牺牲,都彰显了优秀干部的时代担当和政治本色。但是,扶贫道路“道阻且长”还请注意自身安全!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市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