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助推残疾人工作

[ 作者:黎谨恩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4 录入:7 ]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对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做出部署。(8月22日 中国政府网)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数据推算,我国目前各类残疾人总数为8296万人。占全国人口总数6.34%。如果按三口之家计算,平均5个家庭中就会有一个家庭中有残疾人。在残疾人数量有增无减的今天,提升残疾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依法保障残疾人受教育权利,推动残疾人就业创业是李克强总理一直牵挂着的事情,同时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近些年,李克强总理曾多次在国务院常务会和批示中对残疾人工作做出部署:扩大救助覆盖面、建立专项福利补贴、加强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大力发展残疾人辅助性就业、加强和改进对残疾人的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残疾孩子教育……每一项都关系残疾人士的切身利益。于是,他们的生活得到兜底,有了更多的福利保障;他们的就业机会增多,有了更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他们的社会地位提高,能够更加有尊严的工作和生活。

党和国家的支持为这些残疾人家庭提供了许多帮助,为他们撑起了一把伞,遮挡风雨,帮助前行。同时,这种政策导向也能在全社会形成尊重和帮助残疾人士的良好氛围。让社会上越来越多的人成为帮助残疾人士的主力军,让残疾人能够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生活,这就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不能让一个人掉队的真实体现。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的这句名言道出了细节的重要性,做好残疾人工作还需从小处着手。虽然现在有党和国家的关心,有政策保障,但我们不难看到在现实生活中,在某些领域确实还存在着一些违背残疾人相关政策法规的情况发生。例如,前两天一则新闻报道了今年从湖南理工学院法律专业本科毕业的谭劲松在岳阳云溪区事业单位招聘考试中笔试和面试总分第一,然而最终因视力体检不合格落选一事就被很多人认为涉嫌“歧视残疾人”。事实上,残疾人参加公务员录用考试,最后像谭劲松一样“败”在“体检标准”上的并非个案。笔者也曾听一考公务员的朋友讲过一个令人惋惜的公考经历,本来考了岗位第一,却因身体残疾在面试中得了全场最低分,最后连体检机会都没有。试想,这些残疾人能够走到这一步同正常人一起竞争,付出的艰辛,克服的困难有时恐怕是我们难以想象的。然而即使成绩优秀依然只能止于面试,不禁令人扼腕叹息。

虽然很多单位在招考中并没有明确规定不要残疾人,但当残疾人在面试中与正常人站到一起竞争时往往处于劣势。显然,不管是录用公务员还是在其他的企业招聘中,用健全人的面试或体检标准来对待残疾人,是不公平也是不人性的。录用残疾人就业,是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但是有很多单位会在具体实施中大打折扣,找各种各样的理由搪塞。当然,这些理由中有强辞之言但也有相对合理的解释。例如,某些岗位确实对于残疾人来说难以胜任。所以,笔者认为这就需要在细致调研的基础上,增强政策与不同类型的残疾人士的“契合度”加强政策与现实的关联度,保证政策扎扎实实落到实处。例如,在2016年杭州市公务员招考中与往年相比就增加了一项“专设残疾人招录职位”。所以,拿党政机关来说,录用公务员时,可以针对具体岗位的胜任标准,“专设”一定数量的公务员岗位指标录用残疾人,与此同时,设计相应公务员岗位录用残疾人的“恰当”体检标准。当然,长远来看,也要启动相关程序,修改《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使其“适合”各类人群。

《纲要》的印发对增进残疾人民生福祉、促进残疾人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但要真正帮助残疾人和全国人民一道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社会做出部署还需要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作者单位:绵阳市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