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驻村扶贫”需跳出“形婚”怪圈

[ 作者:王思玉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22 录入:7 ]

近日,因为搞“走读式”、“挂名式”帮扶,截至目前云南已有1000余名驻村扶贫干部被召回。(新京报 8月20日)

形婚,即形式婚姻,就是婚姻只有形式,却毫无实质内容。当驻村扶贫干部对其结对贫困户不闻不问,没有尽到“丈夫”责任的时候,就该一纸“休书”将履职情况不好的驻村扶贫干部予以“召回”,“形婚”式的结对帮扶是坚决不能容忍的。

拒绝“形婚”,向拼凑政绩说“不”。在浮躁和急功近利的心态下,有的扶贫干部往往拿下乡帮扶做做样子、走走过场,照几张摆拍的照片,写几篇虚无的报道,草草了事。这就好比“形婚”中为了敷衍“父母”,故意在“父母”面前秀秀恩爱,实则早已“分居”多时,形同陌路。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立党之本,但这些不负责任的扶贫干部却背其道而行之,思想不端正,责任不到位,制造出再多的政绩也只是一吹即破的泡沫。

拒绝“形婚”,向面子扶贫说“不”。帮扶手册上画几个“饼子”,贫困户就“脱贫”了?带“上级”去看几户特意打造的“脱贫户”,贫困村就“脱贫”了?有真贫,不可怕,怕的是假脱贫、虚扶贫,尽干一些路边“花式扶贫”的套路,中看不中用,显然经不住时间和人民群众的检验。这些“面子工程”这不但没有达到密切党群关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反而给群众留下不好的印象,伤了民心,丢了民意,让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愈加疏远。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我们精准扶贫的目的是什么?是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而不是走走形式、敷衍了事,甚至越扶越贫。扶贫要上下联动,切忌“形式婚姻”,不搞空中楼阁,各级地方政府要对“不作为”的干部坚决予以“召回”,坚决严厉查处,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经得起考验的脱贫攻坚的答卷。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县食药监局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