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博士举报“遭假纪委约谈”,真纪委在哪里?

[ 作者:孙伟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19 录入:16 ]

近日,湖南某高校博士生田先生网上实名举报湖南怀化辰溪县水利局多名领导受贿,竟遭到冒牌纪委约谈,引发广泛关注。昨天,京华时报记者从辰溪县纪委获悉,目前该案件已立案调查。(8月17日   人民网)

既然敢于举报,很多事情不会无中生有。尤其是实名举报,如果查证不实,个人是需要负法律责任的。就是这样严肃的事情,偏偏却没有受到当地纪委的重视,乃至于让一个博士生替代做这个事情,缘由就是博士名气大。或许真的博士名头大的缘由,竟然让博士想起了最流行的网上曝光,甚至引起了相关涉案人假冒纪委约谈,奇葩中折射了当地纪委部门的办事执行效率。

网上举报同现实举报有同等的效力,但对于现实反映都不能解决的事情,拿到网上专门的举报平台和通道去做同样的事情,纯属费力不讨好。这才会引发举报当事人难免会想到其他途径来吸引眼球,甚至会引发一些对基层无望的越级信访事件。承包人公司会计石女士称,从2014年开始,她和村民多次到县、市纪委举报,一直未果。对方只是记录一下,却没有任何效果。后来实在没办法,他们才找到了田先生,让他实名进行举报,“因为他学历较高,或者能起到作用”,才会出现“少数民族博士举报湖南怀化辰溪蛀虫”的网贴。在博士举报人网上留下的个人详细联系方式后,居然受到了冒牌举报人的约谈,甚至以“摊上事了”的恐吓,但是此期间却没有得到当地纪委的关注,直到田先生向市领导反映问题,很快此事有了回应,县纪委介入调查。

网上举报不如向领导反映,放着正常的渠道不用,显然不是常规现象,这说明纪委举报渠道的不畅。仍然难逃权力干预的影子,虽然这些影子并不都是坏事,但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制度规矩同权力存在一定差距。这个案例,最终会以举报人的胜利而告终,然而这个光彩并不是纪委反腐的胜利,而是领导过问的结果。这种交代很难说是给予举报人公道的交代,一定意义上更像是对领导的交代。网络时代,反腐已经渗透到普通人的意识里,但无论再好的措施,即便是网络举报窗口如何明了,如果受理单位不能有很好的认识和办事态度,渠道再好也只是工具而已,关键问题仍存在掌握工具的人身上。件件有回应,有着落,不应该落在执行上,尤其是在纪委环节,行动起来才能将反腐风压下去。

作者地址:河北省临西县阳光大街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