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打击自持“懂纪”的党员干部还需完善制度约束

[ 作者:太阳花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8-05 录入:16 ]

湖北省武当山旅游经济特区农村工作局副局长任宏伟,因公车私用、用公务接待酒水宴请私客、上班时间玩带彩娱乐等问题,被当地纪委作为“四风”典型,两次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值得一提的是:曾当过10年的纪检组组的“任局”自以为“经验丰富”, 最初面对调查组的询问,他死活不认账。最后,在事实面前无力回天。年初,任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并退赔费用。但他并没有吸取教训、改过自新,3月24日上午,他带领该局3名工作人员执法检查后,居然在一偏远的农家乐与管理对象玩起了带彩娱乐。当其他参与娱乐的人员都如实交代违纪事实后,任仍耗了4天才交代问题。(荆楚网,8月4日)

自持“懂纪”却屡次违纪,这样的纪检干部也是令人“醉了”,任的这一系列做法不仅体现了他个人党性纪律的涣散,也给我们党的纪律检查工作提了一个“醒”:面对这类冥顽不灵、敢踩“红线”的党员干部,我们纪检工作的责任如何有效落实?除了一般的劝勉谈话,违纪处分外,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纪律约束才能促使他们党性回归,一教就改?笔者认为,在中央三令五申地强调党性修养的当下,打击这类自持“懂纪”却屡屡违纪的党员干部还需切实完善制度约束。

加强自律是基石。严格的自我约束是一个人进行高尚的行为的基础。从这位“副局长”的态度上看——频耍手段,被调查时抵死不认账,这些表现肯定是他自身的自律出了问题。习近平总书记一再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这绝不能变成文件中的一句口号,会议中的一声叮嘱。有的党员干部确实参加过加强党性的活动,奈何有的人听到做不到?口号喊得异常响亮,事实上却践行得一塌糊涂。原因在于在他心中根本没有形成严格的自律精神,没用党的要求真正地要求自己,没有把党的纪律放在心上。即使学习,也是被动地接受,而不是主动的自律。在违纪甚至违法的现实面前,当起了“鸵鸟”,没有明确的是非观,严重损害了党员干部整体的形象。

严格他律是保障。哲学上说,外因要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纪律的约束,习惯的养成都属于外因的范畴,在一个党员干部成长的道路上必不可少。严格的他律是组织上给予党员干部的厚爱。党要培养一名合格的干部十分不易,外部诱惑要腐蚀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却相当迅速,在社会复杂转型的今天,想玷污党性的各种势力依然存在。加强党的建设,严格他律是保障。给纪律划出“红线”,教育广大党员干部不走“钢丝”,规范自身行为,严肃问责,不仅是对人民群众负责,更是对被处分的党员干部负责。“人非圣贤,孰能无错”古人如是说。“犯了错”的党员干部如果能够及时警醒,迷途知返,对自己的人生也是负责任的表现。

完善制度约束是根本出路。对纪律检查部门来说,面对如此自持“懂纪”却区别对待自己和广大群众的“双面人”,应该重点完善制度约束,防止这些党性精神缺钙的“副局长们”蒙混过关。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离不开一个好的政党带领,一个好的政党组织离不开自身的队伍建设,所谓“打铁还需自身硬”说的就是这种道理。人民群众期望的“好官”并不是每个都一定要像焦裕禄那样为民牺牲,周恩来总理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毕竟和平年代,也许并没有那么多轰轰烈烈的青春需要用血来染成。一个称职的党员干部,不因私忘公,严于律己,为民办实事,在平凡的岗位上践行自己的入党誓言,就是对群众最大的报答。

要减少些自持“懂纪”企图蒙混过关的干部,纪检部门还需集思广益,多想办法,加强党员干部自身修养的同时完善制度约束。

作者单位:四川省合江县合江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