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纪委通报了河北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张越,山东省济南市原市委副书记、市长杨鲁豫,辽宁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苏宏章等多名省部级官员被双开的消息。而在这几人的通报中,均与“色”有关。其中,张越、杨鲁豫“搞权色、钱色交易”,苏宏章“搞钱色交易”。领导干部包养情妇的剧情不断刷新,愈演愈烈,不得不引起大家的警醒。(8月1日新京报)
有人认为,孔子在《礼记》里说过“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孟子在与告子论辩时,告子也直言“食色,性也”。二者都认为性欲是人的一大欲望、一种本性 。因此,人有一定的欲望,并不为过,满足正常的欲望,也是人类文明的表现。张学良将军也曾写过一首戏噱自己的诗,诗云:“自古英雄多好色,好色未必真英雄,我虽并非英雄汉,唯有好色似英雄”,毫不讳言自己的好色。
但是,前人更有诗云:“二八媚龄体如酥,拦腰仗剑斩愚夫,虽然不见人头落,管教郎君骨髓枯。”说的是贪色对自身的伤害;“万恶淫为首”也是至理名言;毛泽东在青年时代在《讲堂录》上写到:“货色两关打不破,其人不足道也”,借以自警并警人;而开国元勋陈毅元帅更是在《手莫伸》一诗中写下了“岂不爱粉黛,爱河饮尽犹饥渴”的警句。
中纪委的官员曾经披露:“在中纪委查处的大案中,95%以上都有女人的问题”!在国民党那里“好色”大概也算不了什么。但共产党员绝不能做“好色的英雄”,欲望不能跨越红线。否则女色就会成为官员们的“奔命剑”、“追魂手”。无论是如雷政富般包情妇、养小三,还是如延安志丹县“嫖娼”派出所所长,最终的结果都是落得个身败名裂。
“色腐”不仅背叛婚姻、败坏风气甚至涉及违法犯罪,为社会所唾弃,但是部分官员却称为“时尚”,原因何在?一些人又为何对此见怪不怪?内在原因是贪官群体道德品质滑坡,违背对婚姻和家庭的忠诚,受纵欲享乐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外在原因是权力缺少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而社会诱惑太多。此外,随着道德观念和社会风气改变,一些人对婚外情的容忍度变大,对“包养情妇、小三”的行为见怪不怪。导致“色腐”逐渐成为官场痼疾。
如何遏制“色腐”现象?首先,纪检部门要加大惩处的力度,将其作为一条不得逾越的红线。一经查实就引咎辞职或予以免职,让“色腐“干部”因“色胆包天”而人才两空、身败名裂;其次,健全监督制约机制,鼓励群众举报,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唯有如此,官员在美色诱惑面前,才能多一分顾虑不敢轻易妄为。中华民族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作者单位:四川绵阳平武龙安镇人民政府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