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小小的“口袋书”,68条党员干部负面言行,用漫画的形式表现……这是浙江省宁波市纪委、组织部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向全市党员干部送出的教育材料。这项做法引发了国外媒体的报道,也引发国内媒体和网民的热议:党员干部言行到底该如何规范?又怎样能起到真正约束力?(新华社7月31)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一幅幅精美的漫画,图文并茂展示了平常工作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负面言行;围绕围绕政治规矩、工作作风、群众纪律、生活作风和学风等五大部分,涵盖68条党员干部言行最低底线”。用以提醒党员干部注意日常的一言一行,真可谓是用心良苦。这好比经典歌曲《月亮走我也走》歌词中所述,月亮走我也走……。那么,负面言行“口袋书”,真能让我也走纪也走?
毛毛雨,打湿衣裳;杯杯酒,吃垮家当。在分析负面言行“口袋书”中,全国党的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南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健认为:“口袋书所列的44条负面言论和24项负面行为,都是机关党员干部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一些牢骚怪话、不负责言行以及党纪国法管不到的所谓‘小节’,很多也是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开列的6大类纪律负责清单所管不到、够不着的。”诚然,“小节”不守,“大节”必失。一些不经意说出的牢骚怪话,正是党风不正、党性不纯的具体表现,更会一点一滴地腐蚀着党员干部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冲击着共产党员理想信念大厦的基石。但光有一本“口袋书”够吗?就能规范党员干部言行,起到真正约束力?
或许笔者心生猜疑是过于“杞人忧天”;或许“口袋书”对大部分党员干部而言,能让其从中受到启迪,言行有所收敛、改观。但也不可否认的是,一直以来对党员干部言行的规范,反腐倡廉、“四风”的遏制,不乏各类规章制度、条例法规,各种名目繁多“口袋书”。而现实往往差强人意事例。当然,“聚沙成塔”党性锻炼就应该防微杜渐,从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事做起,就应该在经常有人从旁提醒的同时,经常进行自我对照反省,才能真正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不断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因此,说一千道一万,还是监督落实到位。
这也正如有评论所述:任何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实。千说万说,不落实就是白说;千条道,万条道,落实才是硬道理。而要让制度从“纸面”落到“地面”,从“口袋”移到“心里”,真正把“负面言行清单”变为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的“紧箍咒”,还需要当地有关方面采取得力措施,切实把制度转化为行为准则和务实行动,确保能够坚持下去。唯有如此,才能体现出“口袋书”的底线意识,防防“一阵风”、热闹一阵子完事。否则就会成为雷声大雨点小,纸上画猫吓老鼠好看不中用,没有丝毫的约束力,完全成了噱头,起不到“幡然醒悟、悬崖勒马”功效。
我也走,纪也走。无论“口袋书”是拍手称快还是被认为“作秀”,都是值得拭目以待。笔者以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真正要让领导干部们清正廉洁,管好日常生活中一言一行,单靠一本“口袋书”或是简单的嘴巴上说说,简单的道德上的说教,是过于理想化。只有加强制度的设计,把权力关进笼子,形成“不易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机制;只有在“铁”的制度,“刚”的原则下,权力才不会脱缰跑马,“口袋书”才会发挥出应有的奇效。
作者地址:四川北川县组织部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