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愿抵制“放飞萤火虫的浪漫”早日成为社会共识

[ 作者:林日新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7-15 录入:7 ]

南京牛首山花嬉谷景区最近推出10万只萤火虫放飞观赏活动,遭当地环保人士发公开信联名抵制。昨天下午,牛首山花嬉谷官方微信公开回应称,考虑到放飞行为对环境保护的争议,原定7月22-24日,8月6-9日放飞萤火虫的活动已决定取消。(7月14日《新民晚报》)

小时候,我们大多唱过“萤火虫,夜夜红,飞到树上吃蚜虫,落到地面吃绿葱。”等童谣;稍大时,我们又懂得了“囊萤映雪”式的励志;后来,我们又体会到古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的孤寂……说实话,萤火虫是一种富有诗意的小生灵,特别是在夏秋之夜,萤光从黑黝黝的森林或矮草中翩然起舞之时,夜空满天繁星眨巴眨巴,半空和地面则有萤光闪烁,整个夜空就像童话世界般的浪漫和诗意。然而,随着环境的日益恶劣,一般的农村已很再现流萤飞舞的繁荣景象,城市里更是难觅萤火虫的踪影。

近年来,一些公园为了在“七夕”前后营造天上繁星点点,地上流萤飞舞的浪漫,竟然屡屡推出“萤火虫放飞观赏活动”:2013年7月青岛中山公园从广西引进了一万只萤火虫;2015年8月广东某景区集中4天放飞10万只萤火虫,时间在每天晚上6时至11时;2016年6月四川成都市城北一公园内,现场工作人员打开一个透明玻璃箱,萤火虫齐飞而出,引起全场沸腾……尽管这些景区无一不宣称“放飞的萤火虫来自人工饲养”,但据专家和环保人士分析:国内人工养殖萤火虫的地方非常少,而且人工养殖成本很高,一只需要10元左右。如此算来放飞1万只萤火虫,景区的成本就在10万元以上,10万只则需要100万元,如此高昂的成本,哪个景区愿意做这个亏本生意?相反地,去野外捕捉萤火虫,成本几乎为零,由此推测,这上万只乃至10万只萤火虫来自野外的可能性极高。

有道是“无序的放生等于杀生”,大凡生物,都有其生存与生长的特有环境。萤火虫是一种比较脆弱的昆虫,它适应生长在有水的地方、湿润的环境、没有光污染的暗夜、茂密的草丛、自然的植被环境中。在利益驱使下大批量野外捕捉,会对当地的萤火虫资源造成带来毁灭性的伤害,从而破坏当地的生态系统;一旦把萤火虫投放到干燥、光污染特别严重的城市环境中,其结果必然是悲惨的——青岛那次放飞的10万只萤火虫只待了3天就有一半死去。萤火虫放飞在城市,可能马上就丧失生命——青岛那次放飞的萤火虫只待了3天就有一半死去。

总之,“放飞萤火虫营造浪漫”这是一个愚蠢的媚俗之举,对生态环境的一次巨大的破坏。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愿抵制放飞萤火虫早日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当地政府更应迅速行动,主动出击给予规劝或制止,而不只是靠少数环保人士的抵制,他们的力量毕竟太有限了。

作者地址:湖南省武冈市湾头镇泉塘中学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