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河北唐山市丰润区委办公室、丰润区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通知,决定从7月1日起,集中一个月时间开展城区环境秩序暨重点通道沿线环境综合整治集中攻坚行动,一律取消双休日休假。7月10日,上述通知被丰润区委、区政府取消。(网易新闻)
无独有偶,这已是河北省今年5月以来出现的第三起地方发文取消公务员休假事件。其实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很多没有发文,而是口头要求,但暴露出来的却屈指可数,媒体没说,没人敢说。
究其原因,主要是个别官员素质差、法制意识不强、执政能力偏弱,违法成本较低,而另一边又是公职人员维权意识薄弱,维权渠道不畅通。因此,要彻底杜绝这类事件,还得多管齐下,从而真正维护基层公务员利益,推进依法治国,促进社会管理井然有序。
夯实基础,转变思想强补“钙流失”。思想变质,行为就会出现严重偏差。个别管理公务员的上级党委、政府罔顾法律取消休假的行为,就是因为做出决策的官员缺乏起码的法制意识。问题在表面,根子在思想,“根”除才能“风”止。奉法者则国强。因此,必须加强官员作风建设,强化法制观念,通过普法和综合培训全面提高官员法律素质和执政能力。真正做到以法律准绳来知道和约束行政决策,彻底扭转乱作为现象。只有这样,才能为“人治”变“人性”奠定“根基”。
审时度势,严肃问责构建“保护网”。“沉疴需用孟勇,治乱当用重典。”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阶段,作为责任主体的政府官员却“率先”掉起了链子,试问,如果连体制内的权利都保证不了,何以让群众信任政府?法治是全局,只有重典治乱,提升违法成本,加大惩治力度甚至严肃问责“一把手”才能让社会井井有条,才能保证所有人的权利。
多措并举,鼓励维权疏通“主渠道”。韩寒曾说过“权利高于你尽全力捍卫的权利。”但“公仆”“为人民服务”“白加黑五加二”等过度宣传导致公务员即使面对不公也不敢表达,或者想要较真也没有渠道。然而,公务员也是普通人,他们也理应维护自身权益。这就要求,加强维权体系建设、畅通维权渠道、引导舆论监督,真正让基层公务员敢于发声、敢于站出来说“不”,从而促进文明和谐社会和法治国建的全面建设。
总之,“人人有权,其国必兴。”“人治”思想的根除无法一蹴而就,但“积沙成塔,积水成渊。”相信众志成城,必将提升官员决策能力和执政能力,取得建设法治国家的全面胜利。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