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乡村发现 > 首页 > 三农时评

零时工不能成为解开问题追责的万能钥匙

[ 作者:田甜  文章来源:中国乡村发现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6-06-29 录入:16 ]

6月3日,人民网陕西频道报道了“延安城管被指酒后执法打伤多人”一事。延安市公安局官方微博6月4日发布消息称:网曝延安城管暴力“执法”事件发生后,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迅速成立专案组,已全面对此案进行调查核实。请广大网民放心,延安公安一定以事实为依据,严格执法,公正处理。最终官方称延安“跳踩商户头”城管为临时工,八人被停职。(搜狐新闻 6月27日)

当城管执法局工作人员公车私用且脚踹记者之后、当警察殴打群众之后、城管暴力执法等负面新闻一次又一次出现曝光之后,我们就会又见“临时工”、又见“合同制人员”。

瞿秋白《乱弹小诸葛》有这么一句,“他没有任何一种技能,然而他又是‘万能’的。”放眼全中国,临时工真是一些领导的贴身小棉袄,一把随时能顶上的万能钥匙、一个问题追责时的万能答案。和伪劣脊梁一样,为故宫写下“憾”字的临时工开启的其实只是一扇小门。而一些临时工,例如三鹿事件里的挤奶的临时工,央视大火里搬运烟花的临时工,郑州城管队伍里打人的临时工,看守所里捣出乱子的临时工等等,开启的都是震撼全国的大黑幕。

壁虎遇袭时,常常自断其尾,然后趁机逃跑,从而保全性命。那些被编入另册的临时工,怎么看怎么像壁虎尾巴,在遇到问责危险时,被拿来转移视线、化解风险、逃脱罪责。殊不知,这样的做法不过是掩耳盗铃罢了。他们正常处理问题是代表单位,他们出现了问题,同样也与单位的关系密不可分,不能因为他们个人做了好事,能为单位增光添彩就认为是“职务行为”,一旦出现问题损害了单位形象,就一脚踢开,以临时工的身份与单位撇清关系,这不仅不是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更是一种不道德行为。

当下,临时工充当替罪羊已经成为了许多单位解决负面问题的最佳方式。但是对于事情的解决已经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现在的公众更多的是持有刨根问底的态度,追溯事情发生的源头,而不是单单开除几个临时工就能了事,那种信奉“走了和尚庙也照样能走”的思想还是赶紧放弃为好。临时工不是政府部门在问题追责时的万能答案,出了问题,不能一味的强调临时工,不能开除简单了事。况且祭出临时工之后,也挽救不了政府部门形象的损坏,如果长期觊觎于临时工这个挡箭牌,放松警惕,滥用之下,不保不积酿成大更大的问题来。只有当临时工被更加合理的对待,即使是他们捅出来的“娄子”,政府部门也敢算到自己的头上,多找找自己的责任,“临时工”才不会有陷入万劫不复的黑名单的危险。

作者地址:陕北延安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免责声明:中国乡村发现网属于非盈利学术网站,主要是为推进三农研究而提供无偿文献资料服务,网站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